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一点文学 > 现代都市 > 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全本小说

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全本小说

孤舟垂钓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祝景澜黄之桐,作者“孤舟垂钓者”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理生的工地狗,穿越到国公府庶子的独女身上,日子并不太好过。不过,她还是通过婚姻脱离深宅大院的束缚,虽然婚姻不太如人意,但她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无法反抗。她只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嫁过去之后,她好像被相公误会,因而相公冷落她。不过正好,这正是她想要的自由生活。不过,相公他好像发现了,他身边常见的小伙计是自己。那么也来作弄她一回,岂知他竟然爱上她。她要的他懂,都给她。...

主角:祝景澜黄之桐   更新:2024-04-30 13: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祝景澜黄之桐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孤舟垂钓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祝景澜黄之桐,作者“孤舟垂钓者”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理生的工地狗,穿越到国公府庶子的独女身上,日子并不太好过。不过,她还是通过婚姻脱离深宅大院的束缚,虽然婚姻不太如人意,但她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无法反抗。她只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嫁过去之后,她好像被相公误会,因而相公冷落她。不过正好,这正是她想要的自由生活。不过,相公他好像发现了,他身边常见的小伙计是自己。那么也来作弄她一回,岂知他竟然爱上她。她要的他懂,都给她。...

《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不是他要刻意听女子们讲话看,只是他这种习武之人,听力比常人要好一些。

随着说话声音朝土坡那边去了,祝景澜判断没有人注意他在这里,

他便要走出假山,听那边说话声响起来:

“我一早就去樟荫堂给老夫人拜过寿了。

园子里也逛了一圈,实在无趣才跑这里来的。”

“当真不是为了躲你们家这些妹妹们?

人家七姑娘今儿就没出来,说是病了,真的假的?

莫不是给你这姐姐让路啊?”

刚才那女子调侃的声音。

“她有这等好心?怕是另有原因吧。”

被称做七姑娘姐姐的女子不屑的说道。

这句话让祝景澜有些不悦,怎么能背后嚼舌根说七姑娘呢?

“假装生病的?这么好的契机为何呢,自家的宴席?

今儿可是来了不少贵公子。”女子十分不解。

“不说了,难得表舅母来,走吧,我去拜见一下。”

祝景澜又不好出来了。

“哎,不忙,我还是劝你一句,你自己的婚事上点心吧。

遇到心仪的人家 ,就厚着脸皮同你那祖母讲出来,

不然真成老姑娘了。”女子道。

七姑娘的姐姐接话:

“放心,她们随便把我嫁了,也不会留我在府里的。

我想找个不着家的,像你的刘公子一样的。

可是爹爹不让啊。”

女子有些兴奋,却压低了声音,生怕别人听见:

“还真有,方才我在樟荫堂见到威源将军冯夫人了。

听说她家大公子如今在西南边塞戍边,是个年轻的将军,

这些时日正好回京探亲。

而且年龄也不小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婚配。

如果你要嫁给他,想必你爹爹不会反对的。”

“那倒要瞧瞧这位年轻的将军了。”

七姑娘的姐姐毫不害羞的轻笑道。

祝景澜的脸都要气青了。

趁女子们还没从土坡那边过来,赶紧从假山中溜出来,快步走出竹林。

如此厚颜无耻的姑娘家,不等别人上门提亲,自己想着嫁人。

还肖想嫁给他!做梦吧!

既然七姑娘今儿不出来,他也是见不到了,那还不如离开国公府,

参加个什么寿宴啊,混在一群毛头小子堆里!

祝景澜吹了声口哨,须臾后华成才从东北方向过来了。

原来刚看到的屋子是鸽子房并非净房。

他吩咐华成赶紧找到老杜,告诉他不必去麻烦赵三姑娘,他要回去了。

杜守恒却是亲自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赵三姑娘还没找着呢。”

“刚刚得知七姑娘今儿病了,在房里养病不会出来。”

“怪不得,你不在园子里耍耍?那么多有趣的项目呢。”杜守恒建议他。

“没意思,你都嫌弃是一群附庸风雅的人,又是十几岁的孩子。

没劲!回了。”

祝景澜颇有不悦,转身真的就走了。

杜守恒没法也只得跟他一起告辞,出了韩国公府。

这边国公府五姑娘黄之桐,和她的手帕交赵三姑娘赵西漫,

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走出竹林,往樟荫堂方向,寻赵西漫的母亲。

穿过园子时,园子里热闹的景象,还是让赵西漫忍不住发牢骚:

“回头还是来逛逛吧,瞧瞧热闹。”

黄之桐笑道:

“好,回头来瞧瞧热闹。

你啊,定亲太早了。

不然多参与几场,才不辜负你这美貌与才情。”

“是吧,我也这么以为的。

可惜了,那亲事早早把我拴住了。”

赵西漫抱着黄之桐的胳臂,凑上前嘻嘻笑着。

黄之桐娇宠的看着她:

“秋天就成亲了,看你以后还敢这样贫。”

二人身后的丫鬟皆抿嘴笑着。

清明和谷雨也知道,她们姑娘只有在见到赵姑娘时候,才能发自内心的笑一笑,

平日里很少这样开心的。

樟荫堂里的冯夫人,今日没有见到七姑娘,据说病了不方便出来。

倒是见了国公府的另外三个姑娘:

一个是四房庶女十姑娘,

一个是二房嫡女十二姑娘,

还有养在老太太膝下的外孙女郑姑娘。

这几个姑娘,模样都算周正。

十姑娘年底才及笄,不够大方,再说是庶女,不在她相看范围。

十二姑娘看上去倒显得机灵讨喜,今年才十三,有些小了。

郑姑娘十六了,品貌端庄,仪容得体,谈吐不凡,在这几个姐妹中较为突出。

父亲早些年调去福建任上,把她留在京城黄家,想必就是为了寻门京城的婚事。

只是国公府那么多孙女,国公爷到底能不能顾上外孙女难说。

毕竟连女儿都没顾上,任由女婿外任那么多年,也不过是个同知。

看起来开口还是得求七姑娘。

席面摆在花厅里,冯夫人还没落座,

就被工部侍郎赵大人的夫人田夫人,热络的请到同一张桌子上。

这位赵大人是黄家二房夫人的表哥,因着都在京城为官才走到近一些。

这位田夫人,冯夫人在别的宴席上也见过不少回,

算是相熟了,能说上几句话。

她们刚坐定,就见两个姑娘朝她们走来。

一个活泼俏皮,一个安静内敛。

笑颜如花的那个,冯夫人识得,是田夫人的女儿赵三姑娘。

另一个有些面熟 ,却想不起来了。

见她规规矩矩给田夫人行礼:

“见过表舅母。”

又规规矩矩给身边其他夫人行礼:

“见过表姑母,见过顾姨妈,见过冯夫人。”

别人都寒暄着,田夫人给她介绍:

“这是韩国公府三房的五姑娘,出去的少,所以你不识得她。”

冯夫人这才想起,国公府还有位未出阁的五姑娘。

只是不知为何,方才在花厅里没见着她。

五姑娘跟夫人们打过招呼,领着赵姑娘去了年轻姑娘的一桌。

冯夫人打眼看去,五姑娘模样不输七姑娘,气质颇清冷,亦显得成熟一些。

就是穿着打扮没有年轻姑娘的娇艳,身量也略小,

所以看上去略逊于七姑娘,也赶不上赵姑娘。

即便在年轻姑娘当中坐着,作为主人也都是浅浅笑着,没有一丝主家姑娘的气势。

不像主家嫡出的十二姑娘,

其做派,倒和客居的赵姑娘,有几分相似。

国公府的三房她是听说过的,是国公爷的庶出,

因姨娘颇得国公爷宠爱,所以对这个儿子也是多一些疼爱。

小说《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清明啐道:

“不要脸的东西!

你当这是客栈呢,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

有本事攀高枝就去攀啊,我们姑娘用不着你伺候!”

云翠爬到黄之桐脚边,哭嚎着:

“姑娘您最心善了,您别和奴婢一般见识。”

黄之桐往后收了收脚,语气淡淡的:

“你没有做错。那边什么时候叫你了,你就过去吧。

至于月银也不用再罚了。”

说完任云翠再怎么哭求也不理睬。

至于其他人的,黄之桐明显感觉到,众人看她的眼神变了。

有不可置信的,有艳羡的,有嫉妒的。

出门有人先送上笑脸,不光是府里有头脸的下人,连主子们也客气了许多。

还有许多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微笑。

以前或敷衍或疏离她的人,如今都客气热情了许多。

她保持一贯的浅浅的微笑,不紧不慢的和他们客套着。

哪怕遇到十二姑娘。

“吆,五姐姐这是要做将军府少夫人了呀!

以后出了阁,我们可还高攀的上?”

十二姑娘尽量表现的毫不在乎,可还是掩不住的嫉妒。

黄之桐就当没听出来:

“十二妹妹,你既然叫我一声五姐姐,我就是国公府的五姑娘。

再不济我也是驰勇将军的独女,怎么还要高攀别人?”

十二姑娘吃了瘪,正欲反击,黄之桐如知心姐姐一般温柔的对她说:

“十二妹妹,聪慧伶俐,才貌双全。

小小年纪便有人上门提亲,当真是洪福齐天,以后一定得嫁高门望族,

甚至······以后姐姐还指望依仗妹妹呢?”

十二姑娘听到这话脸色好看多了,也不与她再斗嘴下去:

“那就借五姐姐吉言了,也再次恭喜五姐姐。”

黄之桐也不多说,从她身边走过,可是没走多远,

模模糊糊还是听到,十二姑娘鼻子里哼出来的话:“驰勇将军的独女,呸!”

这么看来,应该是个不错的婚姻,至少门当户对。

冯夫人她是见过的,看着面善,不像难相与的人。

他们说府里也简单,冯夫人眼前一共三个孩子,

四姑娘嫁在京城,少将军是长子,十一姑娘还年幼。

老将军兄弟两个没有分家 ,依然住在一起,妯娌也和睦。

只是这场婚姻的另一位主角,她从未见过,

听到的也都是外界传言的评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具体不知。

一个从小在宫里做六皇子伴读的人,

一个十五岁只身去军营的人,

一个十九岁获得将军封号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这种人能力太强,浑身都是心眼,可不是好相处的。

平常遇到了,该是能躲多远则躲多远,如今要与他做夫妻,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初赵西漫提起的时候,她该阻止的,可惜了。

她暗自祈祷,千万别出了狼群,又入虎窝了。

不求琴瑟和鸣,夫妻恩爱;只求不干涉她,不打扰她就好。

自从她来到这个世界,见识了真正的男尊女卑的时候。

她就没奢求过爱情,不会幻想能谈一场 ,风花雪月的恋爱。

能平安的活着就好。

她是在黄之桐十二岁的时候来的。

她记得清楚,作为一家混凝土公司的质量技术员,她在二十二楼检查施工质量问题,电梯却发生意外。

等第一次醒来时候,是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无任何知觉。

第二次醒来的时候浑身疼痛,而她已经成为跌入山谷,被救起的黄之桐。

黄之桐从西北边塞池州,前往京城祖父家。

路上途经一处险要山路,马车跌入山谷,。

陪同的两个丫鬟,一个嬷嬷当场丧命。

她重伤被抢救过来,此后又大病一场。

别人谓黄之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只有她知道,真正的黄之桐已经死了。

她不过是穿越而来的另一个人。

她也想过去死,看能不能回到过去。

但当时伤的很重,她没死成。

后来病的很重,她也没死成。

当某天她发现脑子里,还存着黄之桐的记忆,身体也保留原身的肌肉记忆。

她放弃了寻死。

也许这是上天的眷顾,怜惜黄之桐出意外时,还那么年幼,给了她续命的机会。

她会穿越而来,那么这个黄之桐,会不会穿越到她的身上去了?

现在替她活着,哄她爸妈开心,

替她给老板打工,

替她享受二十一世纪自由的风。

那么她也替她活下来,活成驰勇将军期望的那样。

过安安稳稳的生活,享受简单日子的快乐。

但是啊,驰勇将军的期望有些难啊。

他眼里安稳的生活,是要女儿受到贵女的教养,

养出高贵的气质,寻一门好亲事,做好当家主母。

他也知道,女儿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独自在偌大的国公府里有些艰难。

他以为像他一样 熬过那段日子就好了。

却不知换了灵魂的黄之桐熬有多艰辛。

她不想要贵女的教养,高贵的气质,

不想要什么好亲事,不想做当家主母。

什么夫为妻纲,什么女德女戒?!那都是什么鬼东西!

在这个对女性不太友好的世界里,平静的生活,才是最大的期盼。

其他的都是扯淡。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转眼到了初夏。

黄之桐的婚期定在冬月十六。

这是从几个黄道吉日中父亲选的日子,完婚后他便可以动身回西北,

不必在国公府里过年。

表姑娘郑芙苏,定给了国子监洪祭酒家的长子。

洪家虽在朝中权势不大,但胜在属于清流一派,如今长子入道录司为官。

郑家还是颇为满意的。

因着洪家老夫人突然去世,便把定在明年的婚期提前到热孝期,

六月二十郑姑娘在京中,自己府里出嫁。

郑家人匆忙从福建赶回了京城,

虽然时日有些紧张,但有了国公府帮衬,他们倒也从容妥当。

一时间两府你来我往,忙碌而喜庆,好不温情。

这份忙碌,没有打扰到黄之桐小院的平静。

黄之桐整日待在院子里绣嫁妆,绣的她头昏眼花。

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便准备嫁妆,身边也有人帮打理,真正的绣活做的并不多。

可黄之桐没有,亲娘死的早,生前身体就不好。

针线活做的极少,没来得及给她准备嫁妆。

自己到了国公府之后才学起女红,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并不多,如今便只能赶工了。

小说《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驰勇将军黄三爷回京后,尽管住在外院,他们父女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记得两年前准备见驰勇将军时,黄之桐这样劝自己:

毕竟是人家亲生的女儿,人家总要表达舐犊之情。

而她要替原主,表达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

这也是她在这世界最大的靠山了。

但是当她真的见到驰勇将军时,也许是原主身上的血脉压制了灵魂,

竟生生生出一股,没由来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当真像是见到了亲人。

她想象着在那个世界里,进入窦悦身体的黄之桐,

见到窦悦的亲人,是不是也会这样,没由来的亲近?!

她不由的眼泪噗噗往下掉,驰勇将军见了,也湿了眼眶。

身边的人好一顿哄劝,二人才止了泪。

如今二人再次见面,情感上,黄之桐便真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

这个父亲不到四十,却被西北苍凉的风沙,吹去了年轻的容颜。

看上去像四十大几的模样年,喊一声“父亲”倒也不违和。

两年未见的女儿,出落成如花似月的大姑娘。

憨直的父亲不好抬手抚摸,只能从头到脚,目不转睛的打量着女儿,

看着看着便说不出话来。

倒是黄之桐主动拉起父亲的衣袖,问东问西,问父亲在西北的生活。

仿佛从此,她就是这个父亲的支撑与依靠。

国公府姑娘出嫁,自有族内管事的人操办,

国公爷又下令无需大张旗鼓,所以府里筹备出嫁的事儿,不用驰勇将军操心。

而他常年在边塞,京城也无太多交往甚密的人,

所以这场婚事,他们父女倒还落个清闲。

黄三爷在黄之桐三岁的时候,把妻女接去了西北。

那时候没拿走国公府一文钱,但每个月的进项,没少缴入国公府的公账。

后来在西北攒了些家业,便不入府里的公账。

如今女儿出嫁,除了账面上的嫁妆,他偷偷给了女儿一笔私房钱。

清闲的这几天,父亲带着黄之桐走遍了,他为她偷偷置下的产业。

虽然有可靠的仆人打理,但父亲还是希望黄之桐,在婚后能多操心自己的产业。

黄之桐受之有愧,嫁妆单子她看过了,父亲给了他太多东西。

她父亲却不容她推辞:

“这里也有你娘当初的嫁妆,留着就是给你的。

我这辈子积攒的,反正都要留给你的。

咱们父女两个还推辞什么。”

黄之桐劝慰父亲:

“爹爹,女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这些嫁妆已是不少,父亲该留些给自己打算。”

黄三爷笑道:“你就是父亲的打算,我还留着作甚。”

“如今女儿要嫁人,父亲一人在西北,身边虽然有人照顾生活起居,但毕竟不是能交心的人。

娘已去世多年,父亲也该寻个能相伴的人。”

黄之桐说的语重心长,不像一个女儿的语气,更像同辈或者长辈,巴不得能替他安排上。

黄三爷愣怔了一下,脸上随即换上欣慰的笑容:

“之桐大了,会替父亲操心了。让父亲想起姨奶奶和你娘。”

姨奶奶是父亲的亲娘。

身边没有外人,黄之桐也直言不讳:

“父亲不想回国公府,大可以新嫁娘身体不适等原因推脱,还安置在西北。

祖父也不会怪您的。”

黄三爷制止了她:

“好了,父亲会考虑的。你不用操心了。

好好的嫁人,做好祝家的媳妇。”

黄之桐知道池勇将军不想续弦,未必是为原配守节,不过是不想再回国公府罢了。

即便新妇进门不用在国公府操办,但总要带回来,给国公爷夫妇面前尽孝一些时日。

若生了孩子,说不定还要在府里养着。

他对这国公府,几乎是没有任何依恋的。

从国公府公账里给出五姑娘的嫁妆,是黄金二百腚,蜀锦两匹,各色绸缎十匹,

新娘十年衣装,十套珠宝饰品,被褥三十床,床幔六套,屏风六幅,窗纱六幅,各式摆件三十套,

铺子四间,京城百里外的农庄两处,还有诸多生活用品装了满满四大箱。

这些都是照着三姑娘出嫁时候给的,国公府的姑娘们统一的嫁妆,嫡庶一样。

因为三房多年间,只有一个姑娘在京生活,且每年上缴的进项没有少过。

所以又给添了白银两千两,玉如意一对,玉枕头一对。

黄之桐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觉得已经不少了,

又一次“体谅”老夫人,为何不喜欢把她养在府里了。

可是清明却噘嘴嘀咕:“比起郑姑娘的,真是少的可怜。”

崔嬷嬷也摇头叹息:

“郑姑娘的,多半都是姑奶奶的。当年姑奶奶出嫁的时候,国公府就一个独女,那个嫁妆啊······”

忽又变了语调,骄傲着,“好在我们三爷一直为姑娘打算。

咱们三房自己出的,可是有这个好几个多呢。

难道会比郑姑娘的还少?!”

这个唯一属于三房的老人,进府跟着姨奶奶,伺候三爷。

黄之桐附和她道:“崔嬷嬷说的对,父亲给的很多了,府里给的也不少了。”

她当然不能说,给了这么多,她带来带去好麻烦啊,以后说不定还要回来的。

对于带去将军府的下人,黄之桐只要求清明谷雨随她嫁过去,

打扫院落的崔嬷嬷依然守着院子。

别的人她随府里安排,能少则少。

实际上她也没有做主的权利。

即便是她院子里人,也都是国公府的人。

大夫人替她做主,把云坠给了她,把院里云芳提成一等丫鬟也给了她。

另外又带了四个二等丫鬟,六个小丫鬟。四个教化嬷嬷。

有原来她院子的,也有新添的。

黄之桐见她的教化嬷嬷张嬷嬷,还要跟她陪嫁过去,心里堵的慌,怎么还一直跟着呢?

黄之桐委婉拒绝了大夫人:

“大伯母,这个排场有些大。

许多府里老人,拖家带口的,我带走了说不过去。

之桐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

大夫人面上带着一贯的笑意:

“你三姐姐出嫁的时候,也是带的这么多,六月里头,表姑娘出嫁也是这么多。

到了你这里自然也就这么几个给你。

不能叫将军府笑话咱们没了排场。”

黄之桐拒绝不了,只能接受:

“之桐谢过大伯母,还是大伯母想的周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