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争名夺利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争名夺利》,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朱棣徐妙云,是网络作者“朱棣”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争名夺利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啊啊啊!”
织机前,徐妙云烦躁发声,张嘴作势咬人,小声嘀咕:“好没用噢……”
“怎么了?”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俏脸瞬间变红,蹭的转身……
朱棣双手环臂,靠着门框,含笑看着。
“你不是给大黄他们割草去了吗?怎么这么快?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多久了?”徐妙云红着脸,四连问。
羞赧的脸更红了,无地自容腹语:烦躁之下,我那么暴躁一面,是不是都被看到了?
朱棣靠着门框,笑道:“刚回来不久……”
徐妙云刚刚松气,就听朱棣继续说道:“听到你尖叫,还以为发现老鼠了,赶过来查看,却见你坐在织机前,不像是被老鼠惊吓……”
“是!”徐妙云立刻抢断,“就是碰到老鼠了,跑了!我被吓呆了!”
“真有老鼠?”朱棣也不拆穿,忍着笑,走来,弯腰在织机下面仔细寻找,“三天后,我们就该动身了,到时候家里就你一个人,真有老鼠,就得马上找出来……”
瞧着朱棣唇角的笑意。
徐妙云瞬间明白,这是配合她演戏呢!
其实,他都……看出来了!
唇角泛着点点明媚笑意,趁着朱棣看不到时,冲朱棣背影,红着脸,‘恶狠狠’张嘴作势咬人。
‘咬人’之后,唇角微微上扬,笑意更加明媚,制止道:“找不到就算了,你不在,它再跑出来,我就找四婶儿她们帮忙。”
朱棣‘很配合’起身,看已经完全织好的灰蓝色布匹,很自然岔开话题,笑着询问:“织好了?”
“嗯。”徐妙云顿时有些失落,“就不该听你的话,双股线太厚太僵硬了,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就跟套了一个硬邦邦的筒子似的。”
这几日,徐妙云一直在赶工,就想在出发前,做成新衣服,让朱棣带上。
朱棣笑了。
用劳动布做明制的汉服肯定不行。
上下一个整体,又厚又僵硬的劳动布,做成这样式的。
弯腰都很不利索。
怎么干活?
就是做成村儿里叔伯们穿的裤子、短衫也不利索,这么僵硬的布料,短衫虽短,可衣摆也到大腿位置,频繁弯腰会很拘束难受。
“等等。”笑着说了一句,转身来到窗前书桌前,从他这几天,一直看的一本书中,取出一张纸。
含笑拿着纸返回,递到徐妙云面前:“我这几天设计的衣服,根据农村衣着,进行了修改。”
徐妙云诧异好奇看去……
的确是一副服装设计草图。
和四郎现在穿的,也就是村儿叔伯干活穿的衣服差不多。
分上衣、下衣。
下衣到没什么不同,只是有些细微改进。
上衣改进最大。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开襟方式。
本朝服侍,无论是长袍还是短衫,都是胸前左襟压着右襟,腰腹再配束带。
四郎设计的衣服不一样,两边对称,没有束带,中间用纽扣。
衣身缩短,只到腰部。
要知道,就是农村穿的短衫,衣摆也要到大腿三分之一处,因为太短了,没办法系束带。
上衣还有些独特小细节。
领子向外翻。
袖口处收缩,还缝制纽扣。
‘袖口收缩,干活时就不容易钩挂东西,用扣子取代束带,衣摆到腰部位置,就确保,弯腰灵活……’
徐妙云很快就摸透了这样设计的用意。
微微点头,烦恼一扫而空……
抬头,明媚笑道:“想不到,朱先生还会设计衣服,什么时候,给我设计一件呢?”
瞧着烦恼一扫而尽,明媚含笑的俏脸,朱棣笑着承诺:“等这次徭役结束,我给你亲自设计!”
“真的?”徐妙云眸子瞬间亮晶晶,惊喜询问,其实,她就是开个玩笑。
“比真金还真!”
“那我可当真了。”即便努力抿着唇,可脸上全都是笑意,说着拿起摆放在织机上的木尺,起身,含笑催促:“转过身,我给你量尺寸。”
朱棣笑着配合转身。
……
两天后。
出发前最后一天。
朱棣从山上打柴回来。
刚进院子,徐妙云听到动静,就赶了出来,帮着把柴火摆放好后,笑着催促:“快去洗漱一下,试衣服。”
“做好了?”朱棣诧异转头。
徐妙云点头。
得到确认,朱棣就迫不及待进屋。
徐妙云莞尔笑着跟进去。
片刻后。
床榻边。
徐妙云认真仔细的帮朱棣扣着扣子。
扣子是徐妙云缝制衣服时,朱棣用榆木,切成薄片,打磨光滑做成的。
整理好衣领后,徐妙云后退半步,仔细打量……
朱棣笑问:“怎么样?”
徐妙云笑着取来铜镜,举着,含笑道:“自己看。”
朱棣看向镜子……
往后退了几步,调整距离,让全身出现在镜子里。
裤子、褂子。
其实,就是劳动装。
大明版劳动装。
裤子、褂子外面的口袋,设计之初就取消了。
在大明农村服饰基础上,为了适应布料进行微调没什么。
但微调后的大明版劳动装,也必须符合时代的风俗文化。
这个时期,只有乞丐,才会在衣服外面缝制口袋。
“嗯……不错!我看到,镜中有个帅小伙!”
噗!
听着某人脸皮极厚,自卖自夸的话,徐妙云被逗笑了,一手抱着铜镜,一手捂嘴,无声笑弯了腰。
“当然,我家夫人的手艺也是顶顶好,要是没这么好的手艺,哪来镜中帅小伙!”
咯咯……
徐妙云终于被破防,再也忍不住,直接笑出声,笑的蹲在地上……
好一会儿,才努力忍着笑,抬头,俏脸红扑扑,求道:“求你……别说了。”
朱棣含笑弯腰,拉起徐妙云的同时,一只手接过镜子,扔到床上,另一只手把徐妙云扯入怀中,抱紧低语道:“我已经和四婶儿她们打招呼了,我不在时,有事找四婶儿她们就行。”
“晚上一个人害怕,就让春晓她们来陪你。”
“放心吧,用不了太长时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徐妙云眼睛瞬间变红,张嘴就朝着朱棣肩膀咬去。
咬了一口,抬头,眼睛红红,含着鼻音,委屈道:“你故意的,先把我逗笑,又说这些话!”
朱棣笑了……
……
翌日。
魏国公府。
“爹,你怎么大白天回来了?不用当值?”徐膺绪、徐增寿正准备出门,迎面碰到匆匆回来的徐达,诧异询问。
徐达用一种,人嫌狗厌的眼神,瞥了眼,就匆匆往府内走去。
徐增寿面面相觑道:“又哪根筋儿抽错了?”
“去看看!咱爹虽然不管朝堂事,可一直以来都秉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是没事,不会擅离职守,肯定有事!”徐膺绪说了句,就匆匆跟上徐达……
篱笆小院外。
马秀英的视线首先落在开着的屋门,然后,一边粗粗观察小院,一边转移落在开着的小窗窗口。
“母后……”四目相对,徐妙云忍不住惊讶轻喃。
下一秒,惊喜取代惊讶,满脸喜悦起身……
脚步轻快,急急往屋外走去。
来到院门,开门同时,喜悦道:“母后,您怎么来了?”
咳咳!
毛骧咳嗽提醒,咳嗽声刚响起……
就戛然而止。
头皮发麻,满肚子苦水,苦笑着,赶忙低下头。
马秀英这才收回视线,余光看到远处有人观望,就笑着说:“带着孩子们出来踏春,路过你们家,看你们家和其他农户不同。”
“小小一个院子,收拾的干净整洁,就想让家里孩子们学习学习如何持家。”
“不知,能不能让我们参观一下,你们这个温馨的小家?”
话中,马秀英用力掐着指甲。
普天之下,恐怕只有他们家,见了自家孩子却不能相认!
贬为庶民!
温饱要靠自己。
逐出族谱!
见面不准提亲情,死后不得入祖坟!
比圈禁都狠!
‘朱重八,天下就没有比你更铁石心肠的父亲!’
……
徐妙云微微愣怔。
这才注意到,乖乖站在旁边的皇子皇女,随即明白,这是一次针对皇子皇女的实践体验课。
反面典型,自然是四郎了。
“当然可以,夫人请进。”明白后,徐妙云依旧十分喜悦。
无论安排皇子皇女随行的目的是什么,但母后肯定就是来看望他们的。
他们也不怕被当做反面典型。
或许,有很多曾今的故人,嘲笑他们的不幸。
可幸不幸福,得他们自己来评判!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一声夫人,马秀英眼睛一酸,差点忍不住落泪,悄悄握紧手,‘朱重八,我跟你没完!’
忍着难受,勉强笑着点点头,转身严肃叮嘱道:“进去后,不准捣蛋。”
这群小调皮把院子弄乱了,还得四郎和妙云收拾。
“是!”
一群皇子皇女老老实实回答后,马秀英这才走入让人耳目一新,清爽整洁的小院。
转头慈祥感激看着徐妙云,含笑由衷道:“你很了不起,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篱笆小院,让你收拾的清爽利索,看着都让人心情愉悦。”
“夫人猜错了,这不是我的功劳,这都是我夫君收拾的。”徐妙云笑着,指着院子说道:“每天清晨,我夫君都会第一时间,打扫院子,劈柴、喂我们家大黄和小黑。”
“我负责煮饭、收拾屋子……”
马秀英认真听着,观察着徐妙云,堵得难受的心,渐渐轻松。
脸上也重新恢复笑容。
看一个女子嫁做人妇,日子过的幸不幸福,其实很容易。
就看她眼中、笑容中有没有光就行。
这丫头,眼中、笑容中全都是光!
这也变相证明,至少他们自己并不觉日子苦,过的很幸福。
马秀英心情变好,认真倾听徐妙云介绍夫妻分工,仔细欣赏小院景致时,皇子皇女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院子也太小了。”
“院子里,怎么能养牲畜呢,这样不臭嘛?哎哟!姐你干嘛打我!”
“用你的狗鼻子好好闻闻,有臭味吗?”
“咦!真一点儿都没有,只有淡淡的杏花香!”
“这就是蓝玉的坐骑!”
“对,现在改名了,叫小黑!”
……
徐妙云听着身后窃窃议论,莞尔一笑。
马秀英笑了笑,转身,语重心长道:“把牛马养在院子里,是农村的普遍现象。”
“在你们眼中,牛马就是牲畜。”
“可在百姓眼中,牛马是家庭的一份子,是和他们一起劳动,把日子过好的重要帮手!”
“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百姓家,根本买不起耕牛。”
“耕地,只能靠䦆头刨地,或者人拉着沉重的犁,耕地。”
“所以,百姓心里,从不会嫌弃。”
“至于为什么,院子里养牲畜,没有难闻的味道,取决于勤快自律。”
“农民勤快,可以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把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你们虽然不愁温饱,不需要管起居琐碎小事,但也需要拥有勤快自律的优良习惯。”
“等你们能做到勤快自律,就会发现,用很少的时间,就能把功课学好。”
“就有更多时间,做你们想做的事情。”
“母后,农民都这么勤快自律,把牛棚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味道吗?”老十二朱柏,刚刚六岁,好奇询问。
马秀英笑笑。
她接触过很多很多农民,自然知道,绝大多数农民,是没耐心把日子过成这样。
换做那个铁石心肠的男人,让他不当皇帝,重新回来做农民。
别说把日子过成老四这样。
他一个月能洗一次脚,太阳都得打西边升!
“这个问题,等我们经过其他农户时,你们自己观察。”
单纯的说教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适当保留,引起孩子们好奇,让他们自己观察。
通过对比后,思考总结,会产生更大触动。
马秀英转身,顺势握住徐妙云的手,笑问:“可以参观你们的小屋吗?”
吃一堑长一智,毛骧侧头看向一边,选择性失明。
瞥了眼毛骧,徐妙云凑近,低笑道:“母后,当然可以了。”
一声母后,让马秀英如同吃了蜜,高兴笑着,挽着徐妙云的手,走了进去。
和徐达上次踏入小屋如出一辙。
踏入小屋瞬间,马秀英就呆住了。
席子、墙壁、床榻、被子……
小屋虽简陋,可真的很温馨,身处期间,很舒服。
马秀英认真仔细看了一遍后,转头,诧异道:“和我了解的,有些不一样!”
“是添了点东西,有了新气象。”徐妙云抿唇笑着,介绍道:“靠近灶台的架子是水培箱。”
说着同时,带马秀英走过去,“这是四郎做的水培箱,催发麦子,长成嫩绿麦苗后,喂大黄和小黑。”
“很管用的!”
……
一个月饲喂,大黄、小黑的生长情况,已经证明了水培饲料比传统精饲料都强!
马秀英认真听着,看着三个水培箱架子。
嫩绿的麦苗,郁郁葱葱,不但散发着一股麦苗独有的芬芳,还让小屋显得生机勃勃。
毛骧敏锐察觉,水培饲料和军事的关联,竖耳认真听同时,口中还反复默念‘水培箱、水培饲料、七天水培’,把这些陌生术语牢牢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后,一字不落的汇报给朱元璋。
……
瞧着徐妙云连屋顶的席子都介绍了。
就是不说窗前的桌子,以及桌面摆放的书籍。
而马秀英也不问。
毛骧急的抓耳挠腮,这可是他此行任务之一!
“夫人,当农民种地已经很累了,你们还读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