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一点文学 > 现代都市 > 畅读佳作推荐弃暗投明

畅读佳作推荐弃暗投明

鲸二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弃暗投明》,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秦瑱曹操,由作者“鲸二歌”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秦瑱穿越三国,成了一个寒门士子。为了改变命运,四处求学,最终投入曹操麾下。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屡次建功。本想辅佐曹操成就霸业,没想到却因功劳太大,引起曹操忌惮。正逢宛城之战,眼见老曹要一炮害三贤,秦瑱再次劝诫,却惹得曹操怒斥。于是秦瑱果断挂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吗?那这军师不当也罢!至此,秦瑱转入刘备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变天下大局。夺淮南、战吕布、败孙策、取荆州,短短数年之间,辅佐老刘成就霸业。多年之后,曹操迟暮,病榻之前,谓众人云:“孤一生行事,但无悔过,唯秦子瑄离去,孤之过也!”...

主角:秦瑱曹操   更新:2024-08-09 08: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瑱曹操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弃暗投明》,由网络作家“鲸二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弃暗投明》,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秦瑱曹操,由作者“鲸二歌”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秦瑱穿越三国,成了一个寒门士子。为了改变命运,四处求学,最终投入曹操麾下。凭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屡次建功。本想辅佐曹操成就霸业,没想到却因功劳太大,引起曹操忌惮。正逢宛城之战,眼见老曹要一炮害三贤,秦瑱再次劝诫,却惹得曹操怒斥。于是秦瑱果断挂印而去,你老曹不是多疑吗?那这军师不当也罢!至此,秦瑱转入刘备麾下,以一人之力,提前改变天下大局。夺淮南、战吕布、败孙策、取荆州,短短数年之间,辅佐老刘成就霸业。多年之后,曹操迟暮,病榻之前,谓众人云:“孤一生行事,但无悔过,唯秦子瑄离去,孤之过也!”...

《畅读佳作推荐弃暗投明》精彩片段

面对秦瑱提出来的夺城之计,刘备一时间陷入了思考之中。
正如秦瑱所言,这个计策风险是有的!
但与收益相比,这些风险都算不上什么!
打仗嘛,那有没风险的战争!
故而关键,就在于桥蕤身上!
如此想着,他看向桥蕤道:
“桥将军以为此计如何?”
“若是念及旧情,军师或可再寻他策!”
刘备就是这点好,善于将心比心,他觉得桥蕤毕竟刚投降,一来就做这种事,恐怕难以接受。
只要桥蕤透露半点不愿意,他就算得不到相县,也不会强求一句。
这是刘备的优点,也是刘备人格魅力所在。
桥蕤见此,自是心中感慨,暗道自己是真遇到明主了。
要是换做袁术,这种计划压根就不会多问一句,让你去你就得去,不去都得去!
那会像刘备这样处处为他考虑?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当即便起身表态道:
“主公如此待我,末将恨不得效死命以报!”
“此事必成,若不成,则蕤甘愿死于城内!”
刘备见其视死如归这般,忙起身上前抓着他的手道:
“将军休要如此,但叫相县不取,我军兵败,我也不愿将军离去,须得惜命,方可成大事!”
听着刘备这番话语,桥蕤自是动容不已,难以言喻。
秦瑱在一旁看着,并不说话,有些事情该他提点,有些事情却是老刘的天赋,他无须插足其中。
待得这对君臣一番交心之后,他才开口道:
“既然定计,桥将军当去也!”
“桥将军去后,最迟十日,我军便会抵达,还望将军见机行事,即便没有消息,也无须慌乱,休要急躁!”
桥蕤闻言,自是重重点了点头。
秦瑱自是又将陈到唤来,安排诸事。
最主要的,还是负责斩杀梅乾!
因为桥蕤说实话,年纪有些大了,和张飞交战又受了些伤,要其斩杀梅乾,还是有点难度。
可陈到不一样,论起武艺,那可是陈到在现在的刘备军中,能排第三。
论起忠诚度和执行力,陈到也是一流。
这件事情交给陈到,他放心!
等秦瑱安排好了诸事,刘备这才下达将令,让二人自领军去!
等二人离去之后,刘备才问道:
“军师,虽然我军带着粮草辎重,可为何方才你要知会桥将军等待我军十日之久?”
他对秦瑱的话语都是会细细琢磨的,听到秦瑱言语之中似乎有拖延之意,自然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只要一离开下邳,他们就该全速前进!
即便比不上桥蕤他们,最多也就隔个三四天的路程,是怎么也到不了十天的!
秦瑱一听,便摇头道:
“明公莫不是以为我军想去就能去了?”
“军师这是何意啊?”
刘备闻言,悚然一惊道:
“不是说夺取相县之后才料理吕布么?”
“莫非吕布会趁我军离去之际倒戈?”
“并非吕布会倒戈,而是陈宫会纠缠!”
秦瑱微微一叹道:
“本来依我原意,抵达之后先把陈宫下狱,让其安分几日,待我军离去之后,他便出来,也影响不得大事!”
“可我没料到陈宫此人会如此难缠。”
“其人尚在牢中,且如此不安分,几次想要探知我身份,可见其人必已起疑!”
“依照此人性格,即便不知我身份,见我军离去,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吕布进攻我军,以防后患。”
“再加上吕布此人并无主见,陈宫一劝,多半会派遣追兵!”
听到是陈宫坏事,刘备亦是皱眉一叹道:
“若真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他深知陈宫这人厉害,现在吕布又有诸多兵马。
若是被陈宫劝服,那他们兵力恐怕难以抵挡!
而秦瑱听到刘备叹息,就知道老刘误会了,便即一笑道:
“明公勿忧也,瑱之所以叹,非为此事,乃是叹息陈宫尚不能死,不然当杀之!”
“至于陈宫有何谋划,无须担忧!”
“我军只管退却,但叫他何人来追,都让他有来无回!”
说实话,他并不害怕陈宫。
因为陈宫这货适合打硬仗,论起阴谋诡计,比贾诩差了十条街!
正如他所说的,刚才叹息,是因为还要留着陈宫给吕布稳住徐州大局,给他们留下发展空间!
不然的话,就这几天在牢里,他有的是办法弄死陈宫。
可这货丫的就跟苍蝇一样,杀也杀不得,不杀又麻烦,这才叹息。
而不是刘备以为的他拿陈宫没办法!
想着,他就对刘备道:
“我思虑吕布兵少,又有诸多俘虏,不可能轻易出城,若让人追,必然会派韩暹、杨奉二者之一!”
“我军撤退之时,明公只管安排哨骑于我军之后,若看到其人兵马出城,不可惊动!”
“他们若是敢来,我便设计将其部众一道吞之,以增我军兵力!”
刘备一听这话,便是侧目不已。
敢情在他眼里算事的事情在秦瑱看来压根不算事是吧?
秦瑱这个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怎么感觉任何困难一遇到秦瑱,就迎刃而解了呢!
怪了怪了,他从未有过这种顺风顺水,竟然有些不真实感。
秦瑱看着老刘不说话,一时也是奇怪道:
“明公怎的不言语了,莫非瑱所言有何错漏?”
被他这么一说,刘备方才惊醒过来,摇了摇头叹道:
“倒不是军师所言有错,只是备方才思虑,军师莫非天人降世?”
“不然何以将敌军谋划尽收眼底啊!”
“若备知敌军有图谋,必寝食难安,着实难像军师如此谈笑!”
听着刘备感慨,秦瑱暗忖道:
“倒不是什么天人,而是穿越者!”
心里想着,面上却笑道:
“那有什么天人,无非就是多思多虑,想得多了,自然通透!”
刘备听之,亦是点了点头道:
“或是如此,终究还是备资质鲁钝,想不明白罢了!”
“明公不可妄自菲薄!”
见老刘一天动不动就自贬,秦瑱笑道:
“人各有所长,便如在下,天生便喜欢思来想去,须得想明白方可安睡。”
“似如明公,却是天生便能亲近众人,借他人之力以为己用!”
“昔日高祖自评,其谋不如子房,政不如萧何,领兵不如韩信,让其终成帝业,何也?”
“乃知自身不足,而善用人!”
“吾观明公用人,颇有高祖之风,自当效仿高祖用人之道,广纳贤才,任其为用,此亦公之长也,不可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长!”
刘备听着,自也露出了笑容道:
“吾常与元直谓曰:先生当为吾师!”
“如今看来,果然如是,每每听得先生之言,总觉别有收获!”
“若说任才之事,备亦有此愿尔!”
“惜哉麾下人才稀少,无人可用啊!”
他暗示性的看着秦瑱,似乎在说,既然说到这里了,你给咱推荐几个呗。
见刘备如此,秦瑱自是想要吐槽,他现在那里来的人才!
总之沛国是没有的,能推荐的也离得远,至于刘备那些本命英雄,小葛同志才十七岁,还在成长期,小庞是成年了,不知道在干什么,法正倒是可堪一用,可惜在益州呢!
这些人日后自然能用,但他现在找不来。
至于武将方面,秦瑱想了想,突然一笑道:
“明公莫叹无人可用,或许有那等能用的,明公却未曾想起!”
他想起来了,云妹能用啊!
不用等到官渡,云妹现在就一白身,凭刘备的关系,一封信就能招来!
蜀汉没有看板娘,那还叫蜀汉嘛!
刘备一听这话,细细一想到:
“若说能用之人,倒也不少,一一数来,田国让、陈长文、太史子义、袁耀卿等人皆可一用,惜哉都已离我而去!”
田国让是既是田豫,这兄弟才走不久,是回去照顾老母亲的,秦瑱知晓。
至于陈群和袁涣这些世家子弟暂时不用想,在刘备没有稳定根基之前不会前来!
倒是这个太史慈让秦瑱留心了起来。
要知道太史慈投靠孙策的时间很晚,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独立状态!
或许有机会拉来也说不定。
不过他现在主要是要让刘备想起赵云。
刘备不想起来,他就不能主动提,因为赵云现在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没道理认识!
见老刘想不起来,他忙提点道:
“或许有那等本不欲离去,奈何不得一用之人!”
刘备听着,脑内灵光一闪,便道:
“还真有一人,此人乃常山人士,名为赵云,字子龙,武艺了得,忠肝义胆!”
“因多年前我在公孙伯圭麾下得见,本欲招揽,惜哉其兄去世,未能将其留下!”
见老刘总算想起云妹,秦瑱忙道: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此人既是公孙伯圭旧部,当是骑将!”
“我军来日必要发展骑兵,何不招来一用?”
可刘备听着,却皱眉道:
“虽然我有此意,子龙未必愿来!”
秦瑱心想,别人不来,赵云还能不来,他忙道:
“大丈夫自当建功立业,明公既然对此人如此推崇,自当一试,便是真不愿来,日后再不提起就是!”
刘备想着也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道:
“既然军师相劝,那等回去之后,我便写信相邀!”
可秦瑱却还不满意,劝解道:
“现今正是用人之际,早一刻前来,便多用一刻!”
“何须回去,现在便可写信,让关将军派人北上送信。”
“若是快些,一两个月便可抵达,今秋之前,就能用上!”
“明公须知,我军少将,多一将,便多一份助力!”
他是真的在愁将领不够用,现在地盘小还能支撑,等到年底取了淮南,这么大地盘,没有将领,就是取来也守不住!
刘备见之如此,也是奇怪,怎么感觉秦瑱似乎对赵云很看重一般?
实际上他只是欣赏赵云忠肝义胆,还不知赵云领兵才能如何!
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手下人确实不够,赵云如此忠义,正可大用,当即点了点头,索性便让人拿来布帛,准备写信把赵云拉来。
秦瑱看着刘备如此,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若是赵云能来,五虎上将可就有了三个。
除了张飞,他以后也多了一个选择,至于关羽,他是准备用其和徐庶搭伙镇守后方的。
有张飞、赵云进取,关羽、徐庶守家,那他也就能有把握让老刘在中原站稳脚跟了!

听得秦瑱问起志向,刘备陷入了沉默。
徐庶在一旁看着,也是一言不发。
说起来,刘备的志向,其实他也还未听过。
君主有何志,这很重要。
若是志向不够远大,便容易半途而废,当不得明主。
在二人视线之中,刘备沉吟了许久,开口道:
“如今汉室倾颓,奸臣并起。”
“备不量力,亦欲还天下以大义,故于涿郡起兵,先伐黄巾,后讨董卓,奈何智计短浅,迄无所就。”
“至于今日,兵马钱粮皆无,徒有虚名。”
“奈何近日袁术又起,竟行谋篡之事,备虽不才,愿起一军,讨尽天下谋逆之辈,还我大汉太平盛世!”
听罢刘备之言,秦瑱回身一笑道:
“若是使君欲行此事,则如今正是大好时机!”
不等刘备问话,他便迈步道:
“自董卓以来,朝廷西迁,关东群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计其数。”
“彼等蓄养门客部曲,私自相攻,以图壮大自身实力。”
“将军若想伸大义于天下,则必当有一地以为根基。”
听着秦瑱谈到了这里,刘备精神一振,急忙道:
“先生此言正中要害,备飘零至今,已十数年,每每思之缘故,皆因无根基之地!”
“但不知当今天下,何地可为我根基?”
秦瑱闻之,并未说话,而是看向了徐庶道:
“不知元直以为当今天下有何地可为根基?”
徐庶见状,沉吟许久才道:
“凡根基者,要么名正言顺,要么民心依附。”
“观天下诸侯,无一不是乡中位上起兵。”
“主公乃幽州人,距离此地千里,且袁绍势大,不可图也。”
“虽为豫州牧,然则豫州大半为袁术所据!”
“如此看来,只有徐州之地可也。”
“从名义上,主公受陶使君之托,本当为徐州牧。”
“从民心上来看,如今吕布颇为不得民心,民心向刘而不向吕。”
“或可以小沛为根基,效仿高祖故事,击败吕布,重夺徐州!”
刘备闻之,连连抚须点头。
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
沛县乃高祖刘邦起家之地,以此地为根基,徐图徐州,再行起兵,或许就是他的宿命。
而秦瑱看着这对君臣,摇头一笑道:
“若是如此去想,则使君便是取得徐州,亦难稳居!”
“要论取徐州最好时机,乃昔日陶谦让徐州之时,彼时徐州尚未经受战乱,曹袁根基未稳。”
“如使君接受徐州,自可以此地成就一番霸业。”
“可如今,徐州之地久经战乱,早已破败。”
“使君今取徐州,须先败吕布,曹公见此,心忧使君做大,必然来攻。”
“此地既无雄关,又无险要可守,使君如何对敌他人?”
“再者,曹公今奉天子,若天子之名征讨,使君是抵抗还是不抵抗?”
“若是抵抗,则使君之行,与谋逆无异!”
“若不抵抗,则徐州顷刻便会化作他人所有!”
“如此来看,徐州之地如何能占据?”
这么说着,秦瑱不由感叹刘备的徐州情节真的很重,每次想要干大事的时候,都会想要夺取徐州。
可现在不是官渡时期,那个时候刘备杀车胄取徐州,那是有衣带诏背书的。
即便杀了车胄,对抗老曹兵马,那也是名正言顺。
现在这个时间段,刘备要是灭了吕布,那就是给老曹作嫁衣!
故而无论如何,徐州都是取不得的!
而刘备听到秦瑱这番话语,顿时冷汗涔涔,亏得今天他来见秦瑱了,不然他用徐庶,还真准备再次夺回徐州。
可现在一看,徐州之地,压根就是死局!
当即,刘备便上前再拜道:
“备资质鲁钝,今日得见先生,如拨云见月,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备当以何处为根基,方可成就大事?”
徐庶亦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秦瑱道:
“子瑄以为何地可为根基?”
二人一问,便见秦瑱想也不想便道:
“淮南之地,可为根基!”
淮南,就是后世安徽北部一带,东汉末年,特指九江、庐江北部、汝南南部等城。
而恰好,淮南就是现在袁术的老家。
故而一听这话,刘备便疑惑道:
“淮南乃袁术根基之地,如何可为我军根基?”
徐庶却是思考了一会儿,眼中精芒一闪道:
“子瑄之意,莫非是趁此时机,攻灭袁术,取而代之?”
秦瑱欣赏的看了徐庶一眼笑道:
“正是如此,当今中原,使君居于沛县,曹操势大,不可图也。”
“吕布已有根基,亦不可图。”
“至于其他诸地,皆是鞭长莫及,唯有淮南一地可图某之!”
“淮南虽为袁术之地,可现在却是取淮南之机也!”
“因当今天下,朝廷虽然式微,然则余威尚在,袁家虽有四世三公之名,却行此谋逆之事,可见其已至末路。”
“孙策、吕布与袁术决裂,便可见一斑!”
“曹公拥立朝廷,也不能坐视袁术称帝,故早晚必伐之。”
“再加上使君南下,袁术虽强,却难抵御四家齐攻。”
“袁术一败,其麾下四散,淮南、庐江、汝南、广陵等地,顷刻便会成为无主之地。”
“将军今为豫州牧,取豫州伐袁术正如本分,天下人亦难苛责。”
“淮南之地,四通八达,北通徐州、兖州、豫州,南边可南下江东,乃兵家必争之地。”
“将军若能取此地以为根基,便可以扫平豫州,将豫州之地收回麾下。”
“此二地民殷国富,人口稠密,若能尽取,则可佣兵十余万,彼时若伐徐州,吕布该当如何抵挡?”
“再者,北方曹袁早晚必有一战,待南方有变,使君便可趁势南下江东。”
“若江东得手,则使君基业已成,进可攻,退可守。”
“若进,自可直接北上迎奉天子,夺取中原。”
“若退,便可坚守徐豫,遣一上将西进夺取荆益二州,与北方诸侯二分天下!”
“以蜀中为基地,长江为命脉,用水路供应粮草,以荆州、豫州为前哨,待得时局变幻,再行进兵中原。”
“彼时无论曹操还是袁绍占据北方,皆可并伐之,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如此说罢,秦瑱便停下了脚步,看着刘备与徐庶。
只见刘备虎躯直颤,已是满面红光。
什么叫顶级谋士,这就叫顶级谋士啊!
不出远门,天下局势尽收于胸中,本来看着毫无机会的中原之地,竟硬生生给他找到一条制霸之路。
当下,刘备便激动道: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先生真乃国士之才,请受备一拜。”
说完,他便顿首一拜。
徐庶听此,亦是点头笑道:
“子瑄之言,果是深谋远虑,此策若能行,则我军大事可期矣!”
这就是他非要拉着秦瑱出山的原因!
他能帮刘备带兵征战,可他却给不了刘备一条明路。
只有秦瑱这种眼光,才能帮刘备把握住大局!
可以说,刘备这军师之位,只有秦瑱一人可以胜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