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一点文学 > 女频言情 > 日进斗金全集

日进斗金全集

七初九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姜澄与大肚子女人杜云一前一后出了大杂院,在一处不引人注意的角落相对而立。“云姐,想好了?”姜澄率先开口,被问的杜云看着被头发遮挡的姜澄,想着院子里她和林家的对峙。“想好了。”杜云下定决心的道:“明天一早咱俩去办手续,在我生孩子坐月子的这两个月,你暂时顶替我的工作,等我回去….”“云姐放心,您九点告诉我要回来,我九点零一分就离开,绝不拖延。”姜澄的识趣让杜云着实安心了不少。两人定好时间后,杜云扶着后腰先走一步,姜澄靠在墙角,单脚后踢靠墙,仰头望天。“等下解决住的问题,就算暂时稳定了。”姜澄从未想过回村里,原主父母双亡,她又不会种地,可这个时代的城里不是想留就能留下的。她会找杜云,是因为杜云眼下怀孕九个月。偶然一次,姜澄听见杜云的婆婆劝...

主角:姜澄沈确   更新:2024-11-03 18: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澄沈确的女频言情小说《日进斗金全集》,由网络作家“七初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澄与大肚子女人杜云一前一后出了大杂院,在一处不引人注意的角落相对而立。“云姐,想好了?”姜澄率先开口,被问的杜云看着被头发遮挡的姜澄,想着院子里她和林家的对峙。“想好了。”杜云下定决心的道:“明天一早咱俩去办手续,在我生孩子坐月子的这两个月,你暂时顶替我的工作,等我回去….”“云姐放心,您九点告诉我要回来,我九点零一分就离开,绝不拖延。”姜澄的识趣让杜云着实安心了不少。两人定好时间后,杜云扶着后腰先走一步,姜澄靠在墙角,单脚后踢靠墙,仰头望天。“等下解决住的问题,就算暂时稳定了。”姜澄从未想过回村里,原主父母双亡,她又不会种地,可这个时代的城里不是想留就能留下的。她会找杜云,是因为杜云眼下怀孕九个月。偶然一次,姜澄听见杜云的婆婆劝...

《日进斗金全集》精彩片段


姜澄与大肚子女人杜云一前一后出了大杂院,在一处不引人注意的角落相对而立。

“云姐,想好了?”

姜澄率先开口,被问的杜云看着被头发遮挡的姜澄,想着院子里她和林家的对峙。

“想好了。”

杜云下定决心的道:“明天一早咱俩去办手续,在我生孩子坐月子的这两个月,你暂时顶替我的工作,等我回去….”

“云姐放心,您九点告诉我要回来,我九点零一分就离开,绝不拖延。”

姜澄的识趣让杜云着实安心了不少。

两人定好时间后,杜云扶着后腰先走一步,姜澄靠在墙角,单脚后踢靠墙,仰头望天。

“等下解决住的问题,就算暂时稳定了。”

姜澄从未想过回村里,原主父母双亡,她又不会种地,可这个时代的城里不是想留就能留下的。

她会找杜云,是因为杜云眼下怀孕九个月。

偶然一次,姜澄听见杜云的婆婆劝说杜云在生孩子期间把工作暂时转给小姑子。

杜云不傻,她怕转给小姑子后要不回来,所以姜澄抓住机会,直言可以顶替她两个月。

杜云一开始是不相信的,不相信姜澄有本事能脱离林家,直到今天。

姜澄站直身体,原先的驼背被挺直的脊梁代替。

人依旧是那个人,可精气神却不一样了。

姜澄回了大杂院。

院子里,林家的方向黑烟滚滚。

姜澄:老天开眼了?

凑近一看,姜澄略有几分遗憾,原来是林母在廊檐下烧火做饭。

也不知道她怎么搞的,火苗一点没看见,烟倒是飘的满院子都是。

姜澄嘴角轻扬,林母可是三年没碰厨房的活了。

“咳咳咳——老林家的,你家在那熏蚊子呢?这烟冒的…我家房梁都要被你熏入味儿了!”

姜澄光明正大的站在一旁看林家的热闹。

说话的是前面倒罩房周家的大儿媳妇,向来和林母不对付。

蹲着烧火的林母,保养三年的脸被熏的黑一块灰一块,想还嘴又被烟呛的张不开嘴睁不开眼,看的姜澄心里眼里满是开心。

没办法,她做人就是这么实事求是。

“姜澄!”

站在门口的林娇娇,一只手捂着口鼻,眼尖的看见了刚回来的姜澄。

她噔噔噔几步跑过来,伸手就要拉姜澄。

“你去生火!”

姜澄脚步未动,侧身单手向后,让林娇娇拉了一个空。

“厚颜无耻,蠢笨如猪。”

精准点评八个字后,姜澄转身走到了东厢房沈家门口。

林娇娇瞳孔盛怒,还未开口就被林母大声喊了回来。

林娇娇不情不愿的回来,被林母瞪了好几眼。

林母甚至第一次赞同姜澄的话,确实蠢!

刚打完架,现在凑上去能讨什么好?就算有心思,那也是等事情淡淡再说。

“活该!”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周家大儿媳,得意的看了一眼林母后,美滋滋的回去了。

姜澄没时间理会林家的悲催生火记,她正和沈奶奶相谈甚欢。

“沈奶奶,这是我这个月的租金,三块五毛钱,您数好。”

“我还需要借用一些东西,也想和您蹭几顿饭,我不会白吃白喝的。”

客厅八仙桌对面的沈奶奶,当着姜澄的面数了数钱,满是褶子的脸慈祥的笑着道:“正好,我收下了。”

说完的沈奶奶起身,带着姜澄推开了南面的卧室。

卧室十五平米左右,一张双人床靠墙,一张书桌靠窗配有两把椅子,与窗户相对的墙摆着一个双开门大衣柜,以及两个摞起来的柳木箱子。

沈奶奶走在前面,从衣柜里拿出一铺被褥。

“这是两个孩子妈的被褥,你要是不嫌弃……”

姜澄笑着上前,双手抱过沈奶奶手中的被褥。

“这针脚真细,一看就是用了心做的,手艺也是一顶一的好。”

姜澄一句话,说的沈奶奶露出怀念的笑容,满是褶皱的手落在被褥上。

“是啊,我这侄儿媳妇手最巧了。”

沈奶奶收回手道:“你自己收拾吧,一会出来咱们一起吃饭。”

“行,我早就想尝尝沈奶奶的手艺了,您不知道每次您做饭,我都偷偷闻香味。”

俏皮的姜澄,说的沈奶奶笑容再次扩大。

沈奶奶出去,细心的关上了门。

姜澄把被褥放在床上铺好,没有一点嫌弃。

沈奶奶口中的侄媳妇是这个家的女主人沈母,三个月前在厂子里操作不当,意外身亡。

沈父早年因病逝世,沈家长子在外当兵多年,眼下沈家只有两个孩子,沈奶奶是孩子们的姑奶,过来帮着照顾一二。

姜澄选择租住在这里,一是考虑到大杂院她已经熟悉,二是沈奶奶和两个孩子的品行她也暗暗观察过,很好。

她一个单身有点钱,还长的怪漂亮的女性,在这个年代自己租房子会不安生,也不安全。

综合考虑,沈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一世的她是地震孤儿,是被解放军叔叔挖了近二十个小时,她才被救出来。

聪明的她,一路跳级成为了一名精通五国语言,陪着领导参加国际峰会的翻译。

要不是这一次的车祸,她不会来到这个缺吃少穿又偏偏有着无限可能的年代。

不过好在她有空间。

大型吉普车直接化作空间跟着她过来,后备箱有她长年备着的地震包,火灾包,急救包等“怕死”装备。

加上她两月未归家,从超市采购回来,东西不少。

大米白面杂粮,调料糖醋油盐,水果零食干果,鲜肉熟食香肠,当然还有不少卫生清洁用品。

最最重要的是,空间里的东西可以无限循环。

也就是说她从空间拿走一样东西后,空间会自动补齐。

这一bug给足了姜澄安全感。

收敛心思,姜澄先把从林家要来的六百块钱装了起来。

六百块大团结,厚厚的好几摞,之前被姜澄放在绿色为人民服务的背包中,现在转移到空间,更安全。

钱财刚刚收好,卧室的门被敲响。

“当当—当”

“姜澄姐姐,姑奶让我喊你吃饭。”

门口的沈月小脸鼓鼓的,正在犹豫要不要再喊一遍。

咯吱一声,门从里面打开。

“你好啊,沈月小同志。”


机械厂门口。

何丹鼻翼鼓动,喉咙仿佛火焰灼烧,双眼死死盯着贴在墙上的名单。

十五!

她竟然排在第十五!

倒数第一!

“这不可能!”

何丹尖锐的嗓音炸响,周围看成绩单的人都看向她,默契中后退一步。

这年头疯子可不少!

“有啥不可能的。”

“以为自己厉害呗。”

考生贴脸议论,贴成绩单的男人颇有威严的道:“这位同志,我们的考试公平公正,请你不要在这肆意猜测,大声喧哗。”

“周丽安,曹洪,李春香,你们三个证件都带了吗?”

被念到名字的三个人立即举手,表示带了证件,跟着男子进了机械厂,直接办理入职手续。

其他没考上的人虽然也闹心,但只能接受,渐渐散去。

只有何丹。

她顶着火辣炙热的太阳,不愿意接受眼前的成绩。

“我要找林诚远,他是你们保卫科的!”

何丹回过神来后,在机械厂门口嚷嚷着找林诚远。

门岗大爷一听见这个名字心里就膈应,不过还是找人给林诚远喊来了。

何丹在看见林诚远的那一刻就哭出来了。

哭的委屈。

一旁的门岗大爷看的扁嘴。

怪不得是两口子呢,一个德性。

林诚远得知何丹没考上一样的意外。

就算没考上,也不应该是倒数第一吧!

“别哭了,我找人问一问。”

何丹抽泣着点头,在林诚远的安慰下决定先回去等消息。

林诚远则是回了机械厂,准备打听一下。

结果就是被人事科的骂了一顿。

“林诚远你什么意思?你说我们暗箱操作!”

“我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第一次被人家指着鼻子问!”

“这是你媳妇的卷子,十道题错八道,还他妈有脸来质问老子!”

林诚远不仅被骂的狗血淋头,还被大家围观了。

姜澄都来凑热闹了。

端着饭盒的姜澄,找了一个绝佳的位置,一边吃一边看,下饭!

最后是保卫科的陈领导过来,总算平息了这一场人事科的怒火。

围观的人散开,姜澄意犹未尽。

原来何丹也来参加考试了。

总觉得今晚林家很热闹,要不早点下班回去看热闹?

就这么定了!

姜澄回去继续干活,下午五点准时下班。

她依旧拿着一摞厚厚的文件,带回家翻译。

骑着自行车的姜澄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正好赶上林母和李春香的亲妈对骂。

李春香亲妈双手叉腰,头颅高昂,像一只胜利的大公鸡。

“我家春香高中毕业,怎么就不能考上啦?自己没本事考不上,还有脸赖别人!”

“人家吃饭说话,你家吃饭喷屎,一家子粪坑里的烂人,个顶个的迎风臭二里!也他妈好意思开口埋汰我家春香!”

姜澄唇角努力下压,压着压着...干脆不压了。

笑!

她高兴!

推着自行车的姜澄在沈奶奶的助攻下把自行车推进了屋,又被沈星塞过来一个小板凳,接着沈月拿着瓜子在一旁,嘎巴嘎巴的剥了起来。

四个人,位置相当不错的看起热闹来。

林母根本骂不过李春香亲妈,被气的直哆嗦。

何丹只管顶着一张高傲的脸在后面迎风流泪,一副眼睛要瞎的模样。

李春香亲妈呸的一声吐在地上。

“我告诉你那个什么丹,再敢攀扯我家春香,老娘见你一次扇你一次!”

“一天天的眼睛长在头顶上,上赶子给人家当媳妇儿,不要脸的劲儿和林家蛇鼠一窝!”

何丹被骂的狗血淋头,假哭变成真哭。

“干什么呢!”

林诚远回来了。

何丹一个飞扑,小鸟依人的要抱林诚远。

“诚远!”

可惜,这一次林诚远没有接住何丹,反倒是退了一步。

“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自己没考上怨谁。”

林诚远冰冷的态度让何丹心凉。

一时间尴尬的站在中间,被街坊四邻指指点点。

眼下哪怕是夫妻在外也没有过于亲密的,牵手都要偷偷摸摸的。

何丹这样不管不顾冲过去抱人的举动,是被很多人看不习惯的。

林诚远脸色十分难看。

他今天因为何丹的事情被领导批了一顿,下午又眼睁睁的看着好几个同事因协助抓捕人贩子而受到表扬。

表扬记录在案,这些在将来升职时都是助力。

可他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人贩子的事儿他都不知道。

心气高的林诚远心里不服,可刚挨批的他连个不好的脸色都不敢露出来。

这种憋屈劲儿,在他心里越积越深,压的他喘不过气。

一回到家就看见这一幕,对何丹也有了怨言。

尴尬的何丹立即察觉到林诚远的心情不佳,她倒是很聪明的没有在外面闹。

“都进来!”

一直在屋里躲着没出来的林父,背着手冷冷的看了何丹一眼。

本以为是个聪明的,没想到连个工作都考不下来。

林家人本就不占理,眼下又先偃旗息鼓,李春香的亲妈也不傻,冷哼一声没在继续骂。

不过她走路的步伐彰显了她眼下的好心情!

谁能想到,她亲闺女能进机械厂工作!

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可又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了。

爽!

太爽了!

一直站在后面的李春香偷偷的对姜澄眨眨眼,没声张的跟着她妈准备回去了。

“是这儿吧….”

大门外传来的一道陌生的声音,让很多人往回走的脚步一个原地打转,又转回来了,侧身观望着。

找谁的?

此时大门口走进来三个人,一男两女,其中有一位老太太。

“陈领导?你来找我?”

还未走进屋子的林诚远立即抬脚下了台阶,眼睛在陈领导手里的网兜上闪过。

麦乳精,铁盒饼干,苹果?

这么重的礼….

林诚远脑袋清明几分,这肯定不是找他的,刚要开口找补。

“哎呀——这就是我们诚远经常提到的陈领导,快进屋,你说人来就来呗,咋还拿这些东西!”

林母已经上手去接礼品了,笑的见牙不见眼。

周遭人见状,心里泛起嘀咕。

给领导送礼的见过,领导给下属送礼?

咋感觉这么不对劲儿呢?

“妈——”

林诚远出声制止。

陈领导眼里闪过不喜,错身躲过。

“这位老同志,我不是来看林诚远的,我来找姜澄,姜同志!”


姜澄眼神赤诚,方厂长却一点赤诚没感受到。

这位女同志,一定是故意的。

明明白白的阳谋,可他该死的心动。

大领导都关心,甚至在报纸上直言赞赏的事情,他怎么能不支持呢!

方厂长扬起笑容道:“事关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纺织厂责无旁贷,一定要给我们留个位置。”

姜澄立即顺根子爬的道:“早就听说纺织厂方厂长高瞻远瞩,志士仁人,明德惟馨,是我辈学习的榜样。最好的位置必须留给您,留给咱们纺织厂。”

“哪有哪有,过誉了,过誉了。”

“您太谦虚了。”

……

简月娥的父亲和王校长,好像两个工具人,在一旁被迫学习了古老传承下来的技艺——拍马屁。

“方厂长,其实我们不仅要演出话剧,报社那边也准备报道这次活动,到时候来参加的厂子都要写在报纸上的。”

“我现在工作的废品站主任听说后,非要给我们捐些桌椅,就为了名头在前面一点,其实我不该说这些,但着实太佩服方厂长的为人了,不想让您措手不及。”

说完的姜澄收报纸,对着方厂长一副我真心为你好,但我准备离开的姿态。

方厂长是真想翻白眼儿,不过努力控制住了。

一个废品站要在他们纺织厂前面,这是打谁脸呢?

还有你这阳谋还能不能更直白点?

姜澄微笑点头:白不白的,好用就行。

“等会!简主任……我记得咱们仓库里有一批串色的布匹?”

简月娥父亲立即附和道:“对。”

方厂长想了想,招呼姜澄道:“我们有生产任务,不能耽搁生产进度,但对打击拐子这件事上,我们纺织厂是积极的,这批布料就当我们纺织厂为打击拐子事业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姜澄一个眼神,王校长立即双手紧握方厂长的一只手。

“太感谢您了!我代表夜校,代表未来无数被解救的家庭谢谢您,谢谢纺织厂!”

姜澄也立即上前道:“方厂长,您的大局观令我佩服,从今天开始,我们夜校在报纸上连载防拐的文章,每次结尾我们都要感谢纺织厂的支持。”

方厂长一愣。

“连载文章?”

“对!我们夜校,公安局,报社三方联动,准备在报纸上进行防拐教育的连载宣传,您和纺织厂可是给予了太大的支持!”

姜澄的话,让原本被姜澄阳谋逼的不得不捐东西的方厂长心里舒服不少。。

一点残次的布料换来报纸上的连续宣传不说,在大领导那里还留下了好的印象。

值!

太值了!

双方都很满意,姜澄和王校长跟在简月娥父亲带着批条去了纺织厂的仓库。

手续走完,布料到手后,王校长终于缓过神来。

“这就成了?”

“成了。”

姜澄说的不以为意,王校长依旧不太相信的掐了自己一把。

“真疼!真的!”

王校长猛吸一口气。

“姜澄,你厉害!”

“这就厉害了?您也就是没早遇见我。”

得意的姜澄小手一挥。

“走!去下一个厂子!”

王校长立即跟上,颇有点上瘾的问:“还是刚才的话术?”

姜澄摇头。

“校长,你要知道一句至理名言。”

“什么?”

姜澄故作深沉停顿几秒后道:“一个猴儿一个拴法儿。”

王校长嘴巴微张,脑袋转过来的想:怎么感觉他自己也是这绳子上的一只猴儿呢??

不管了,是就是吧!

东西拿在手里才是实在的。

王校长追上姜澄,跟着姜澄去到了食品厂。

依旧是借助同学的人脉,姜澄和王校长进了食品厂厂长的办公室。

“鲁厂长….我们是夜校….防拐子宣传…...”

姜澄得啵得的讲完,大领导的牌也打了,不过对方无动于衷,定力超强。

姜澄一点也不着急,从背包中拿出邀请函。

“不好意思拿错了,这个是纺织厂方厂长的批条。”

姜澄略有紧张的拿走批条。

“方厂长给你们批条?”

“是的,方厂长为了支持我们宣传防拐知识,非要给我们捐一批布料,主要是方厂长人太热情了,我们实在推拒不过,最后决定在话剧结束后感谢一下方厂长和纺织厂。”

鲁厂长一听,心里冷哼一声。

这个方老蔫儿蔫坏蔫坏的!

偷摸捐东西,到时候只感谢他一家,他们食品厂里子面子岂不是都丢了!

“姜同志,我们食品厂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从食品厂出来的王校长后背都是汗,这样的活儿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看看人家!

王校长的目光落在姜澄身上,淡定从容,潇洒自如。

“姜澄,你怎么知道一提方厂长,鲁厂长就能答应?”

姜澄手里啃着一个大苹果,这是她去食品厂领捐赠罐头时,和人家闲聊后,一位大姐非要送给她的。

“食品厂和纺织厂打了四年的乒乓球,每年都输。”

“?”

王校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结果又听见姜澄道:“市里厂子利润排名,纺织厂第三,食品厂第四。”

“冠亚季军还能有人知道,可第四是谁,真的没人关心。”

王校长的下巴最后不知道怎么合上的。

“你怎么知道的?”

“看报纸,聊天,又不是什么隐藏起来的秘密,知道有什么难度。”

姜澄说的不在意,可王校长却大受震撼。

消息都能看见,可这背后的揣测不是一般人能发现,更不是一般人能利用上的。

眼前的姜澄,每天忙着学习语言,天天吃饭的时间也就十分钟,可她就能发现这些消息。

此时此刻,王校长特别想问一句:你还是人吗?

可最后,王校长只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帮夜校?”

姜澄停下,淡淡的笑容在阳光下耀眼。

“那王校长为什么要给我送饭?”

王校长我我了半天,最后也没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他有缘由吗?

也许有。

可当时就是一个念头,不忍心聪明又努力的姜澄那么辛苦。

王校长眼睛有点酸了。

“这破风,沙子都吹进我眼睛里了。”

姜澄嘴上肯定的道:“谁说不是呢,连根头发都吹不起来。”

“是吧——不是,你说啥呢!”

王校长的感动瞬间被姜澄打破,被气笑的跟在姜澄身后,奔赴下一家厂子。

化缘?

不对!

这叫共同进步!


杜云要生了。

四合院内,只要家里有人的都出来了。

平时大家有口角正常,但有事的时候大家也真的在帮忙。

姜澄听见后,立即转身回屋。

再出来时,她拿着一小捆挂面和五个鸡蛋进了杜兰家。

杜云家是正屋西侧三间房,与孙大爷家挨着,屋内东隔西挡的做出了四间卧室。

杜云嫁的是李家二儿子,一家八口人挤在一起。

“李婶儿,我来看看杜云姐。”

姜澄笑盈盈的掀开门帘后走进去,杜云的婆婆李婶儿一眼就看见她手里拿的东西。

李婶儿拉长的脸立即挂上了笑容,双手先是接过东西。

“来就来呗,拿啥东西。”

“应该的。”

姜澄附和着进了里屋,看见了正躺着的杜云。

“杜云姐,我给你拿了点挂面和鸡蛋,我听人家说吃点东西好有力气,一会你让李婶儿给你煮了吃。”

姜澄一上来就把送东西的事儿说了,从后面进来的李婶儿脸上笑容低了点。

她还寻思给她大孙子吃呢,这丫头嘴倒是快。

床上的杜云对自己的婆婆是了解的,有点东西都惦记着给她大孙子,也不知道她这肚子里是男是女。

“杜云姐,我还要去代班儿,你安心生,做好了月子你就去找我。”

“哎,好!”

姜澄的话着实安了安杜云的心,这也是姜澄来的目的。

一份废品站的工作,从来不是姜澄的目标,何必吊着别人的心。

姜澄离开,李家开始忙来忙去。

从李家出来后,姜澄和沈月一起走,她将沈月送进了学校。

早上出门前,姜澄嘱咐沈奶奶,放学最好来接一下。

沈奶奶知道姜澄不会平白无故的说这些,什么也没问的就答应下来。

到了废品站,姜澄一如既往和大家聊天,收拾办公室,干活。

尽管王姐这几天没在,姜澄也没落下整理记录的工作,甚至速度还快了一点。

上午主任过来询问进度时,脸上是挂着笑容离开的。

那位杜云的远房亲戚看见后,撇撇嘴,打着主意中午要去杜云家走一趟。

中午打饭,姜澄拿着饭盒进了食堂,恰好与孔姐对视。

孔姐却慌慌装张的转移视线,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状态。

姜澄依旧假装看不明白,心虚的人早晚露出马脚,她与平时一样的打了一个菜,一个馒头。

回到办公室,趁着自己一个人吃饭,姜澄光明正大的给自己加了餐。

牛肉!

柠檬无骨鸡爪!

再来一瓶冰冰凉的可乐!

爽!

吃饱喝足后,姜澄嚼了口香糖,白开水漱漱口,又拿着纸扇扇味道,继续干活。

下午三点多,姜澄起身去上厕所。

废品站的厕所在后院的东侧,是旱厕,分男女。

好在收拾的干净,姜澄还算可以接受。

上完厕所的姜澄往回走,贴着墙根时突然听见墙外面有说话的声音。

“贼寺内….阿忆噶都….”

R语?

姜澄是会R语的。

她迅速蹲下时眼睛观察四周,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的拿出空间内的速记本。

轻轻写下她听到的话,语气,声线,落款写上时间地点,加上她此时的心里分析。

外面两人说的很快,即将分开。

姜澄退回旱厕,继续蹲。

十几分钟后,姜澄回到办公室,把她记录的内容在信纸上又写了一遍。

R语被她转换成汉语的汉字,伪装成听不懂但记住发音的模样。

四点半下班,姜澄依旧飞奔。

这一次轮到主任站在门口,一脸赞赏的道:“小姜同志真是勤奋好学。”

主任的赞赏之情从昨日急升,主要原因是公安同志送还自行车时,对他表示了一翻非常认真的感谢。

“姜澄同志说,要不是您的劝导,她今天就不来了。”

“您是不知道,今天的安全建设特别成功,太谢谢您了!”

主任听后高兴极了,小姜同志真是朴实的好同志,竟是在背后夸人。

公安同志离开,嘴里念念有词:我都按照姜同志教的说了,她答应的其他拐子手段,应该能告诉我了吧?

*

夜校,姜澄打招呼,拿校长送的饭。

不过这一次她没着急吃饭,而是直奔办公室。

夜校门口,王校长和王大爷对视,深有感概的点头。

“小姜同志是我见过最聪明,最勤奋的学生。”

“可不咋滴,这孩子就是实在。”

王大爷说完,王校长嘴角狂抽。

实在这两个字和姜澄实在是扯不上一点关系。

“丁铃”一声,赵成德从自行车上下来,对校长点头,闷闷的去锁车,准备上楼学习。

王校长见状,八卦的问:“叔,赵成德最近来的也挺早?”

“嗯—-比小姜晚十几分钟吧,不过也挺早的。”

王校长点头。

“这是被刺激了。”

赵成德确实被刺激了。

他那天从办公室离开后,因被姜澄打得鸡血兴奋了三天。

三天后,他才浅浅回神。

他似乎,好像,被忽悠了?

反应过来的赵成德上不是,下不是。

姜澄说的有错吗?

没有。

他不应该学习吗?

当然应该!

所以,好像不管是不是被忽悠了,他都应该这么做。

可心里咋就这么不得劲儿呢?

大概是一口气憋的慌,赵成德学的更认真了,真正做到了点灯熬油。

不蒸馒头争口气,他高低要试试,他和姜澄到底差在哪里!

今天,是赵成德学习略有成效的时候。

他拿着自己翻译好的一篇文章来找吕老师。

姜澄再聪明,也只是初学者,翻译都还没入门。

赵成德到了办公室门口。

“哐当”一声,门从里面被拉开。

吕老师脸上略有焦急的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姜澄,你自学。”

“好的老师,您慢点。”

姜澄目送吕老师拿着她写的那张纸离开,看向被忽视的赵成德。

“赵同志,你找吕老师?”

赵成德下意识挺直腰腹,嗯了一声道:“我翻译了一篇文章,找吕老师给看看。”

赵成德眼神瞟着姜澄,想在她脸上找到羡慕。

可惜,没有。

“着急吗?”

姜澄问,赵成德抱着复杂的心情点头。

“这样啊….你等一会。”

姜澄跑出办公室。

两分钟后,王校长跟着她一起回来了。

赵成德:什么意思?


姜澄和沈奶奶聊八卦聊的上头,意犹未尽。

不过天色很晚,还要早起,终是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走,姜澄依旧四点起来,四点半左右到达徐老住的地方。

她一眼就看见徐老摆在桌上的一摞子书,粗略数一下,八本。

看来今天是一场“嘚瑟战”!

巧了,她贼啦喜欢!

“徐老,我们开始吧。”

姜澄不耽误一秒的进入主题,徐老也存了考察的心思。

他知道姜澄聪明,但今天他要知道聪明到什么程度。

两人都很严肃,第一本书开始了。

“古德那一——”

“徐老,不如我们换一种方式?我想自己看,如果有不会的我来问您。”

徐老注视姜澄,姜澄目光不退不骄,平静的很。

“好。”

徐老把书递给了姜澄。

姜澄拿过书本后,小声快速的读了出来,遇见不会的词语就问一次。

只要她问过的词汇从不需要问第二遍。

第一本,不是很厚的书花费四十三分钟,被姜澄看完。

第二本开始。

第三本,第四本…

三个小时的时间,姜澄看了四本又三分之一。

“徐老——-”

“姜澄,你过目不忘?”

徐老终于问出了他最迫切想知道的事情,姜澄心痛摇头。

“可惜,对于语言我也就能记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对于其他学科更是惭愧,我竟需要多看一遍到两遍!”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怎么就不是过目不忘呢,那得省多少时间。”

徐老终于体会到了吕老师那种咬牙切齿,又格外惜才的矛盾感。

若说昨天徐老不确定姜澄在吹牛还是在干什么,今天他明白了,这姑娘就是在得瑟!

最气人的事,她得瑟的实事求是!!

“徐老,今天我请假了,我们把剩下的几本书学完,这样就能追赶上你离开前的进度了。”

“我绝不让您带着遗憾离开!”

姜澄亮晶晶的眼神,让徐老想收徒弟的话又憋回去了。

还有...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

最后他老人家从牙缝挤出一个字:学!

姜澄用一上午的时间嘚瑟的学完了八本书。

钟叔恰好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徐老,京市送过来的。”

“快快快!拿来!”

徐老瞬间不管收徒弟的事情了,抓紧拆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一份盖了章的文件。

“好好!太好了!”

“这家伙总算干了点好事。”

徐老招呼姜澄坐下,将文件递给她看。

“从今天开始,你能正大光明的看外文书籍了。”

姜澄真切的高兴了一下。

太好了!

她放下文件起身,对着徐老弯腰致谢。

“谢谢您。”

“不用谢我,我就是催一催,主要是吕大——就是吕老师的功劳。”

“拿回去放好,这是走特殊路子顺便送过来的,看见你吕老师说一下,我可不是截她的功劳。”

姜澄保证会和吕老师说明白,拿着文件离开了徐老住的地方。

钟叔送走姜澄后问:“您老又没提收徒的事情?”

徐老猛拍大腿:“我忘了!!”

*

离开的姜澄回了四合院,和沈奶奶,沈星一起吃午饭。

高粱水饭,黄瓜炒鸡蛋,油渣炒黄豆芽。

吃好后,姜澄拿好钱票准备去百货大楼了。

既然要买自行车,那就早点下手,早用一天是一天。

“钱票装好了,小心点没错。”

姜澄应声沈奶奶的叮嘱,摸摸沈星的脑袋道:“等着姐姐回来,到时候姐姐就是有车的人了!带你兜风!”

沈星扒拉好自己凌乱的头发问:“姐,你会骑自行车吗?”

“不会啊!”

姜澄说的那叫一个自信,要不是听的清楚,沈星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这么优秀的人,一个小小的自行车绝对不在话下!”

自信的姜澄潇洒挥挥手,走了。

从屋内出来的姜澄恰好碰见林娇娇也从对面出来。

林娇娇冷哼一声,眼珠子气鼓鼓剜了姜澄一眼。

姜澄可不惯她毛病,直接开口道:“年纪轻轻的眼睛就不好了,也算是少走了几十年弯路,反正早晚都要瞎。”

“你——姜澄你什么意思!你站住!”

林娇娇无脑的在后面叫嚣,姜澄突然站住,转身。

“我站住了,你能干什么?你骂骂不过我,打我我就晕,晕了你家就赔钱,你准备怎么办?”

“你—-你不要脸!”

“你要脸,给你两张,不用谢。”

姜澄说完,胜利扭头,走了。

林娇娇更生气了,气的自己出来干什么都忘了。

姜澄完全不放在心上的朝着百货大楼走去。

从林家剥离出来后,她也没有时间出来闲逛,每天恨不得有四十八小时。

昨天下午在王姐的建议下,她去请了假,准备先把自行车买了。

百货大楼有四层。

一楼人乌央乌央的,灰蓝黑白混合着,有排队的有乱着的。

一眼望去,黑乎乎浓密的发顶,生机勃勃的彰显着他们血气充足,精神倍棒儿!

自行车在二楼售卖,姜澄没耽误时间,直奔二楼去了。

到了二楼后,人少了很多。

有几对一看就是情侣的,眉目传情间保持着半米距离,估计是来买三大件的。

姜澄干脆利落的拿出自行车票,站在柜台前问:“自行车有什么型号的?”

售货员一眼就看见了姜澄的自行车票,明白这是要买的。

“现在有凤凰,飞鸽,永久,永久都是二八式的,飞鸽和凤凰有二六和二八的,你要哪种?”

“我想看看再定。”

售货员没有为难姜澄,自行车可是大件,当然得看看。

她喊来另一个售货员守着柜台,她自己带着姜澄去了仓库看货。

当两人在出来的时候,售货员笑的皱纹都出来了,和姜澄聊的叫一个亲密。

“妹子,一会你拿着这张票去公安局上牌子,以后要是买啥东西就来找我。“

“我这出门就遇好人,谢了周姐。”

姜澄交付钱票后,与周姐亲热的说了再见,推着新买的自行车去上牌子了。

百货大楼的另一个售货员看着周姐问:“你家亲戚?”

“你说小姜啊,不是,就是刚认识,人家小姜人真好。”

“......”

临时亲戚?

*

同一时间,林诚远挑四合院人最多的时间,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回了四合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