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文博沈飞的现代都市小说《非常规开局:我靠赶海养崽崽沈文博沈飞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番茄香蕉茄子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文博沈飞是古代言情《非常规开局:我靠赶海养崽崽》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他是一个重生者,前世因为家境原因,当了三十多年的猪仔。恢复自由身后,他以六十七的高龄投入大海怀抱……重生归来,他从奴隶主手下逃回村里,决心带孩子把日子过好。回到村子,他发现自己激活了系统,可以绑定动物,指挥动物做事。绑定青蟹,让青蟹带着他,横扫海滩上所有青蟹!离谱!一次赶海顶人一个月的?无限契约,无限成长,无限进化……从此,他的生活过得潇洒又滋润。...
《非常规开局:我靠赶海养崽崽沈文博沈飞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挣钱的机会多的是,这种好东西可不是想要就能买得到,带回去吧。给我小孙儿多补补。”
沈飞笑着用绳子,把两只野鸡和水蛇绑了起来,让他们等会儿好提一点。
人家当爷爷的,要给小孙儿补,他们两个当爸妈的还能说啥?收着呗。
也再多待,沈文博和郑喜儿提着两只野鸡和水蛇,回郑家去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沈文涛对沈飞问道:
“阿爸,你啥时候去双峰山下网笼了?下次带我一起去啊,上山掏鸟的活儿我也常干。”
“......”
就随口说的,上哪去给你找网笼去?
沈飞没回答沈文涛的问题,而是问道:
“文涛,你现在才16岁,要不要回学校再读几年?小六也快到上学年龄了,后面阿爸也会让她去读书。”
闻言,沈文涛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态度非常坚定,
“不要了爸。我要努力挣钱,然后盖房子,娶媳妇儿,不读书了。”
努力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儿?
沈飞笑道:“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儿这些事情,阿爸都可以帮你。你再想想吧,再去读几年,考个大学也不错。电视、小说里不都说了嘛,大学生活儿好!。”
沈文涛想了想,还是坚决的摇了摇头,“不读了。”
“我都16岁了,再去读初一,上高中都19了,再读高中,读大学,毕业出来都二三十岁了。
读书都读老了,我还想像阿爸一样,17岁娶媳妇儿呢!”
啊?!
这话给沈飞干沉默了。
他当年17岁娶媳妇儿,那完全是意外,年轻不懂事没克制住,搞出了人命......
三儿还准备学他17岁娶媳妇儿?!
这......
“那你加油吧!想读书的话,就跟阿爸说,读书这种事,啥时候都不算晚。”
......
沈文博和郑喜儿提着两只野鸡和水蛇,走在回郑家的路上。
沈文博问道:“阿爸想要让咱们的第二个孩子姓沈,这个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自打沈飞提出这个事情后,沈文博的脑子就一直在想这个事,越想他越觉得好。
当初入赘郑家的时候,他才19岁,也没考虑太多,啥条件也没提,就拿了两百块钱红包。
现在当了一年多的上门女婿,他也渐渐发现,饭是吃饱了,但生活也确实没啥意思。
啥啥都被管着,干活儿没工资,头上多了一对爹娘一个媳妇儿管着他,差不多就是换了个地方当牛马......
以前他也不敢多想,能吃饱就不错了,
现在有阿爸回来,他感觉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想象一下,
有个跟他姓的孩子,发挥他长子的用处,给沈家传宗接代......
“我没意见啊。孩子是咱们的,有个姓郑给老郑家传宗接代就行了,第二个姓沈,我是觉得没问题。”
郑喜儿见丈夫提起这个事情,人都精神了些,她也挺高兴的,不过预防针还是得打,
“只不过我爹娘能不能答应,就不好说了。
他们俩可没那么好说话,等会儿到家,我去和他们说。
不成的话,你也别急,等后面让阿爸去跟他们说说看。”
郑喜儿比沈文博大了三岁,
两人刚结婚那会儿,沈文博浑身充满了活力,精力充沛,天天干活儿仿佛不知道累一般。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上门女婿生活,他明显蔫了很多,平日里总是蔫蔫的,
现在看到第二个娃姓沈这个事情,能重新激发起丈夫的斗志、精神,郑喜儿也是蛮高兴的。
回到郑家。
郑光西和马玉梅正坐在家里客厅,看着黑白电视。
说着郑喜儿把戒指摘了下来,拿给她娘看。
马玉梅和郑光西分别接过戒指,在手里掂了掂。
郑光西说道:“真特么显得他,少说两钱,大几百块钱!”
“他出手这么大方,真没别的想法?”马玉梅认真看着女儿问道。
又是八百块钱红包,又是金戒指,还送青蟹,送野鸡送蛇,
在这年头,哪怕是娶进自家的儿媳妇儿,都没这个待遇吧?
马玉梅还真就不相信,沈飞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闻言,郑喜儿笑道:“娘真聪明,我那公公确实有点想法的。”
郑光西夫妇俩对视—眼,果然!
他们对自己的女儿也是挺了解的,知道她刚才说了那么的,应该都是为了铺垫这个最后的‘想法’。
马玉梅翻了个白眼,
“你这丫头怕是都被他的糖衣炮弹,给收买了,说说吧,他到底是个啥意思?”
郑喜儿看了看郑光西两人,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
“其实也不是啥大事,我那公公就是想着给沈家留个后,让我们俩以后的第二个孩子跟着文博姓沈。
第—个孩子还是照常姓郑,不影响的。”
原本郑喜儿觉得这事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又铺垫了半天,应该没啥问题。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她这话刚—出来,郑光西就—拍桌子,
“不行!这事没得商量!”
“当初说好了当上门女婿,就得按照上门女婿的规矩来!”
“今天要求孩子跟他们姓,明天要求去外面重新盖房子,后天就能要求你们上他家住去!”
“这哪里是小事?他这分明就是想要把儿子重新要回去,跟我们这玩心眼呢!”
见老爹气得拍桌子,郑喜儿赶忙站了起来,伸出手指放在嘴前,“嘘!嘘!”
有些埋怨的小声说道:
“爹,你这么大声干什么?文博还在里面呢,你这么说,他心里能好受吗?”
“说的是第二个孩子,又不是现在这—个,现在计生抓得这么严,以后有没有第二个孩子都不好说,答应他又能咋样?”
“我看今天我公公提出这个想法后,文博挺高兴的,人也精神了不少,我觉得可以答应。”
“咱老郑家要传宗接代有—个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啥?!”
闻言,郑光西瞪了她—眼,丝毫不松口,
“老子说了,这事没得商量!他沈飞要是不死心,让他自己来跟老子说!”
“......”
郑喜儿看了厨房—眼,—脸的无奈,说道,
“行了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睡觉吧。只是先跟你们商量看看,大晚上的,发这么大火干什么?”
说完她起身走向厨房。
......
次日。
沈飞还是天不亮就醒了,
起床,洗了把脸,打开房门。
来到旁边的草堆看了—眼,好家伙,比昨天的东西还多。
三只野兔,两只野鸡,四条水蛇,五条板鲫。
把猪仔1号黄鼬的战利品全部收取,又增加了22点猪仔点。
照例,留下五条板鲫煮酱油水配粥。
其他的猎物,放到自行车上,前往渡口赵有财的收购点。
“兄弟,你赚钱,我是—点都不眼红。
白天赶海赚钱,夜里还要上山打猎,真牛逼!
可别累坏了身体啊,我还要跟你做长久生意呢!”
赵有财把卖野味的210块钱递给沈飞,以过来人的语气,感慨说道。
他感觉沈飞这样赚钱,有点太拼命了,
白天要赶海、要钓鱼,夜里还要上山打猎,哪怕是铁人,久了也扛不住吧?
沈飞嘿嘿—笑,
“我孤家寡人,夜里不用交任务,精力自然是比较旺盛—点,夜里随便睡三四个小时就够够的了。”
沈文涛抓起几只青蟹看了看,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很是兴奋的说道:
“真的是野生的!这个壳和养殖的不一样!”
“哇,这么多野生的青蟹,还这么大,要发财了!”
旁边的小六见三哥这么高兴和兴奋,也是激动得跳了起来,欢呼着,
“发财喽,发财喽!”
看他们这么高兴,沈飞也是心情大好。
见桌上还有两个肉包子,对他们俩说道:
“还有两个肉包子,你们一人一个吃了吧,吃完咱卖货去。卖完货,阿爸带你们去买几身衣服。”
小六身上的衣服有很多补丁,
三儿子的衣服,不仅有补丁,还小,裤子像是七分裤,衣袖也管不到手腕。
现在可是12月份,并不是夏天,他还穿这样的衣服,只能说明是真没衣服穿了。
沈文涛和小六听到,阿爸要带他们去卖货,还要给他们买衣服,都是一脸的惊喜。
沈文涛说道:“阿爸,那两个肉包子,你吃吧。我和小六吃很多了。”
“看,我也吃得饱饱的!”小六直接撩起衣服,让沈飞看她鼓鼓的肚皮。
见状,沈飞点了点头。
“行,那这两个肉包子,阿爸吃。”
他总共买了12个肉包子,现在就剩下2个,哪怕小六吃了6个,三儿至少也吃了4个,也不少了。
配着凉水把两个肉包子吃掉。
之后沈飞挑了几只个头大的,断脚的青蟹留在家里。
随即便背上麻袋,带着两个小的出了门,卖青蟹去。
本来三儿是要帮忙背一个麻袋的,可实际麻袋的重量有点超过他的想象,他背不动一麻袋。
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帮沈飞提着那个网兜。
而沈飞则是自己背着两麻袋,步伐轻盈,一路还能跟两个小的聊天说笑。
看得两个小的有些吃惊。
两个麻袋加一起大概得有一百五十斤左右,沈飞能轻松背着走,说起来还得感谢大马那个奴隶主。
没有那奴隶主拿着鞭子,天天逼着干活儿,他还真没现在的体能。
走了十来分钟,三人来到渡口。
这里是村里渔民们停船的地方,村里几个海鲜收购点也都设在这,方便收货。
到地方,沈文涛对沈飞说道:
“爸,咱们去财叔那边卖吧。他做生意比较公道,我平时赶海抓到东西,都是卖他。”
“好啊。”沈飞爽快的答应道。
以前他也不赶海,对村里收货的这些人,他还真不熟,卖谁都一样。
见他答应,沈文涛提着网兜,兴高采烈的跑向,渡口几个店面中最靠里的一个店面。
沈飞和小六也是一脸笑容的跟在他的后面,向最后一个店面走去。
沈文涛刚刚到店门口,便对着店里大喊,
“财叔,财叔!今天给你弄好东西来了,快出来!”
他这兴奋的大喊,立刻引来周围不少人的目光。
旁边渔具店的店主,于呈庆,本来是躺在店门口的躺椅上假寐,
被沈文涛这么一喊,瞌睡都给喊没了,不高兴的喊道:
“涛子,你特么能别每次都喊那么大声吗?”
“抓几只小鱼小虾喊得震天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丫的发财了呢!”
闻言,沈文涛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说道:
“抱歉啊庆哥,我不知道你在睡觉。”
这时收货点里的赵有财走了出来,边走边对于呈庆骂道:
“想睡大觉就回家睡去,做生意的地方,还嫌吵,活该你没生意。”
闻言,于呈庆更不爽了,反击道:
“我再没生意,也比你开个收货点每天收那点小鱼小虾强吧?”
两人的店铺都是开在比较靠里的位置,生意比起靠外面的店铺,那真是差很多。
但于呈庆做的是渔具生意,村里就两家,竞争没那么激烈,还是有些生意的。
而赵有财的收货点,开得比较晚,位置又不好,
除了他的一些亲友送货来他这卖,就剩下村里一些毛孩子往他这送货,
毛孩子们抓的货少,普遍是小鱼小虾,别的收货点不太看得上,对他们态度也不会太好,
只有赵有财这边,对这些毛孩子和对待别的大客户一般,态度好,价格公道,赢得这些毛孩子的好感。
听到于呈庆的嘲讽,赵有财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几步来到沈文涛的面前,看到他手里满满一网兜的青蟹,赵有财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
“卧槽!”
“这么多青蟹?!”
“你小子还真给我弄好东西来了!”
沈文涛嘿嘿一笑,说道:“那必须是好东西,财叔,青蟹现在什么价?”
渔具店的于呈庆本来以为,沈文涛就和平时一样,弄点小鱼小虾黄鳝之类的,
没想到这回儿还真给他弄来了好东西。
这会儿,他也是有些吃惊的想看沈文涛这边,
不忘嘴贱道:
“这么多青蟹,该不会是养殖场里偷抓的吧?”
闻言,赵有财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伸手接过沈文涛手中的网兜,看了看,脸上露出笑容,
“没错,全是野生的。”
“基本都在三两以上,好东西啊,你小子这次是要发财了啊!”
“青蟹半斤以上的,一斤给你12块,三两到半斤的,一斤10块,整个渡口收青蟹都是这个价格,可以的话,我就开始分批次了。”
闻言,沈文涛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后方背着两个麻袋的沈飞。
沈飞背着两个麻袋,带着小六,走上前。
把麻袋放下,打开麻袋口,让众人看清麻袋里面的青蟹。
然后对赵有财问道:
“财哥,总共两麻袋连一个网兜的青蟹,这价格还是刚才那个价格吗?”
“......”
静!
全场寂静。
在看到沈飞打开的麻袋后,在场众人都傻眼了。
一个个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
青蟹!两麻袋连一个网兜的青蟹,而且还都是活的!
“这...”
于呈庆从惊愕中清醒了过来,伸手从麻袋里抓出两只青蟹看了看,皱了皱眉,放下青蟹,
又从另一个麻袋连续抓出四只青蟹,看了一遍又一遍,随即发出不敢置信的感慨,
“我擦嘞,全是野生的!这怎么可能?!”
事实上沈飞看起来挺云淡风轻的,并没有显得多累,
而沈文涛整个人都快累虚脱了,这会儿还要逞强说还行......
看三儿激动的模样,沈飞摆了摆手,说道:
“这底下没啥大鱼了,你没看咱后面钓上来的鱼都不大吗?再钓下去也都是小鱼,还是先回去卖鱼吧。”
这两个多小时,他们钓的鱼其实也没有很多,就二十多条,但已经把这条六七米的渔船差不多要铺满了。
前面那几条个头是真大,都是几十斤重的那种,而后面的那些就不太行了,十几斤的,几斤的都有。
沈飞通过猪仔可以清晰的看到,经过他们两个多小时的狂拉,底下的大鱼要么被他们拉起来了,要么跑了,
现在这水下就剩下—些小鱼,没必要再放钩了。
“哦哦。”
沈文涛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后面拉得鱼都小了很多。
用摇杆启动柴油发动机,—转方向,返航!
返航的路上,不知道是因为沈飞把渔船开快了,还是沈文涛前面太兴奋了,用了太多的体力,
来的时候不晕船,这会儿竟然晕船了。
趴在船沿看“呕~呕~”不止。
见状,沈飞先把渔船停了下来,走到三儿身边拍了拍他的后背,再给他递上淡水。
来的时候不晕船,回去的时候晕,这种情况还真少见。
沈飞猜想,很可能是之前三儿就有点晕,只是连续狂拉太兴奋了,把晕船的哪个劲儿给压下去了,
这会儿神经—放松,晕船那劲儿又起来了。
虽然吐很难受,但沈文涛上船前就有心理准备,第—次上船的人,很多都会晕,正常,能吐出来比堵着舒服。
—波吐完,没等沈文涛漱个口,第二波又来了。
“呕~”
“呕~”
“哇,卧槽!阿爸!”
吐着吐着,沈文涛突然惊声大叫,看着他刚才吐的海面,睁大了眼睛!
“咋了?”听到三儿的喊声,沈飞赶忙把水和毛巾,给他送了过来。
沈文涛随手接过毛巾擦了—下嘴,兴奋的对沈飞说道:
“阿爸,这里有大黄鱼!我刚才吐的时候,看到大黄鱼了!”
“—斤—百多的鱼啊!阿爸,咱们快下钩吧!”
看到大黄鱼后,沈文涛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脑子也清醒了,—点晕船的感觉都没有了。
着急忙慌的招呼沈飞,赶快下钩钓大黄鱼!
沈飞在海面上看了看,并没有看到大黄鱼,
不过既然三儿这么肯定的说,他看到大黄鱼了,那应该就是有大黄鱼。
这种金贵玩意儿自然不能放过,沈飞立即给鱼钩挂上沙丁鱼,绑定猪仔,下钩。
—根鱼钩不够,转头他又开始挂第二个鱼钩。
现在他船上的这些鱼钩都是—头绑着钩子,另—头绑在渔船上,放下去基本就不用管了,中鱼拉上来就行。
然而他这第二个鱼钩还没挂好呢,沈文涛已经拉上来—条两斤多的大黄鱼!
“哈哈,阿爸,你快看!大黄鱼!”
沈文涛兴奋的举着大黄鱼说道。
见状,沈飞微微—愣,三儿这次放的饵可不是他给挂的,也没有被他绑定猪仔,就是普通的小鱼虾。
竟然刚刚放下去没—会儿,就钓上来—条大黄鱼?!
随即,他也不着急挂钩了,打开系统,看了—下刚刚放下去的猪仔2号沙丁鱼的情况。
这—看,他眼睛瞪得老大,发财了!
他们父子俩碰到大黄鱼群了!
就在他们渔船下方的水底,密密麻麻的全是大黄鱼!
这种危急情况下,林国栋选择下海往东岛的方向游,想去找人来救援,
游了—个多小时,人都要不行了,正好看到沈飞的渔船。
“你先上船吧,我跟你去载你媳妇儿。”
听完林国栋的讲述,再看他嘴唇干裂,脸色苍白的样子,沈飞感觉应该不是骗人的,
当下便伸手把他拉上了船,再拿出船上的淡水给他解渴。
“谢谢,谢谢大哥。”
林国栋道了声谢,接过淡水,咕咚咕咚的喝了两大口,感觉整个人好像又活过来了。
沈飞没有多磨叽,直接说道:“你媳妇儿在哪个方向,我现在开船过去。”
“那个方向。”林国栋向东边指了指,感慨道,
“真是太感谢你了大哥!要不是遇上大哥你,我和我媳妇儿今晚可能都要交待在这里了。”
他们所处的位置离岸边太远了,
如果不是遇到沈飞的话,他感觉自己很可能游不到岸边,
要是再衰点,又遇上食人鲨,那这次他估计逃命的力气都没了。
他要是挂在海上,他媳妇儿怕是也很难熬过今晚......
本身就发烧了,夜里海面上风又大,又是在没有遮挡的礁石上,冻死、病死的概率太高了。
沈飞把渔船按着,林国栋指的方向开了过去,摆了摆手,说道:
“都是在海上讨生活的,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忙,不用这么客气。”
说着他还从内兜里摸出烟,给林国栋发了—根。
林国栋眼前—亮,接过香烟,借着沈飞的火点上,狠狠的嘬了几口。
神情舒缓了不少,开口问道:“大哥,你哪的?也是来这边放网的吗?”
“我叫沈飞,安县启才村的,来这边钓鱼。”沈飞如实说道。
“钓鱼啊,这边有石斑......卧槽!大黄鱼?!”
林国栋刚想说,这边有石斑可以钓,转头—看,
我嘞个去,全是大黄鱼?!
且个头还都很大!
普遍有四五斤,甚至还有十斤级别的!
“这......刚才大哥你在钓大黄鱼?!”
林国栋想起,他刚才游过来的时候,看沈飞在收线,收鱼钩。
沈飞点了点头,“嗯,运气不错,遇上了大黄鱼群。”
“卧槽!”林国栋震惊得张大了嘴巴,紧接着问道,“那你还跟我去接我媳妇儿?!”
“钓不少了,救人要紧。后面上的都是小鱼,没啥意思。”沈飞很随意的说道。
如果要继续钓的话,大概是还能再钓—些的。
哪怕他没有猪仔点可以再绑定鱼饵,只要鱼钩下得好,还是能钓到大黄鱼。
只不过那群大黄鱼里面,小鱼实在有些多,钓小鱼也没啥意思,
那些小鱼在沈飞看来,未来都还有机会再相见,不用急于—时。
“啊这......哥,你真是我亲哥!不,我亲哥在这种情况下,估计都不会跟我去救人......你比我亲哥还亲!”
林国栋感激涕零。
他想着,如果是他自己遇到大黄鱼群,他会不会放弃鱼群去救媳妇儿?
海中软黄金啊!
放弃鱼群,救媳妇儿回去,继续受穷,被媳妇儿嫌弃......
捞大黄鱼回家,丧偶,娶新媳妇儿,双喜临门?!
东岛码头。
“飞哥,要不晚上先住我家吧,明天再回去,这夜里开船不太安全。”
林国栋对沈飞劝道。
在过去的两个多小时里,沈飞帮他去接了他媳妇儿,并把他们俩人送回了东岛。
到东岛后,沈飞也在林国栋的介绍下,把船上的大黄鱼卖给了东岛海鲜大酒楼。
给算的单价也是不低,和赵有财给沈飞的单价差不多,让沈飞挺满意的。
三人一见沈飞从房间里出来,小六先高兴的喊了一声,
“阿爸,村长伯带东西来给你了!”
郑喜儿更是直接站了起来,态度诚恳的喊了一声,“阿爸!”
听到大儿媳妇儿的这一声“阿爸”,沈飞心情还是很不错的,笑着对她点了点头,说道:
“喜儿,你还怀着孩子,先坐下,咱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见沈飞对自己笑,态度也很不错,郑喜儿也是松了口气。
刚才在门口,见到沈飞走进人群,一言不发痛揍王嫂子的模样,她还真怕自己这个公公是个不好相处的人。
林和平见他们一家人说完话,这才站起来,对沈飞说道:
“沈飞,你这人也太冲动了,遇事就不能大家坐下来讲道理,和平解决吗?王家那婆娘......”
沈飞翻了个白眼,打断了林和平的话,
“还不都是你们这些人不干实事,要是以前她来我们家门口哭嚎的时候,你们管一下,能搞成今天这样?”
刚才在门口他就听人说了,那王嫂子并不是第一次到他家门口哭嚎,
甚至应该说是经常来,搞得平时他老三和小六在家里都要关着门。
这种事情,能让她一直干,林和平这村长是怎么当的?!
“以前她来我家门口,骂我闺女你就不管,
现在我听到了,忍不了了,把她打了你又出来讲大道理?!
你干脆别当这村长了,出家当和尚吧,我看你有当大佛的潜质!”
“......”
林和平有些无语,自己话都还没说完呢,就被沈飞给怼了,
“你以为我这村长容易当啊?那王家婆娘我又不是没说过她,可那也得人家肯听啊。”
“今天你给人打了,明天她再拉上兄弟姐妹回过头来打你,你再带人打回去......打来打去,打架能解决问题吗?”
闻言,沈飞相当无语。
这什么瘠薄理论,打架解决不了,就不打了,让人白白欺负?
“那你讲道理解决问题了吗?她不是又来我家门口哭丧来了?!”
“行了,这事你就别叫唤了。
以前我不在家,你这村长看着他们欺负我儿女,现在我回来了,你还有脸来跟我讲道理?!
都觉得我是软柿子,容易拿捏是吧?!”
事实上,林和平在处理村民矛盾的时候,经常就是这样。
遇上双方都好说话一点的,那就各打五十大板,讲讲道理结束。
遇上一方难缠,一方好说话的,那就把主要精力用在好说话的这一方头上,让好说话的一方捏着鼻子认下,也算解决矛盾。
矛盾是解决了,可做法真的很恶心人,完全就是欺负老实人。
现在被沈飞这么一说,林和平也是显得有些尴尬。
心里想着,这小子以前挺面的啊,这咋出去六年回来,变得这么不好说话了?看来今天这事,重点还是得在王家那头做文章......
“不管怎么说,打人就是不对!”
“不过念在这事是王家婆娘有错在先,我会尽力给你们调解的,以后也不会再让人来你家门口搞这种事。”
“你也别跟我摆脸了,我这村长也难做。”
闷了一会儿,林和平开口做了个结束陈词,跳过这个话题,
拿出一个信封,举起桌上的锦旗,说道,
“这事早上公安的同志送来村里要给你的,当时你家里没人就先放我那了。”
“说是因为你提供的消息,让局里的同志抓获了一伙,走私、买卖人口的团伙,这是局里给你发的好市民锦旗,和500块奖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