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盛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小说》,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小说》是作者“九剑本尊”的倾心著作,杜如晦李盛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公子,此药能治伤寒,立竿见影,想来也是世间罕见的神药。我等回归长安之后,必定重谢公子,还请公子近日切勿四处走动,以免错过!”杜如晦巧妙的接过话,将后续的联系,铺垫在了客套之中!一行人在客厅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早晨。天边刚刚有一律微红的时刻。杜如晦站在长孙皇后面前,恭恭敬敬的一礼。“娘娘,咱们该回宫了。”......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小说》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李君羡听得一愣一愣,“杜大人,这人竟是一位殿下?真的假……”
“噤声!此事暂时不可声张!”
“是……是!”
李世民迷迷糊糊的恢复了意识,接着又重新睡去。
不过这一次,呼吸有力平稳,身躯也不再滚烫,显然已是脱险了。
……
杜如晦见李二没了危险,便也松了口气。
这时他突然发现,这客厅里长椅有些奇特。
寻常人家都是一把椅坐一人,但这里的椅子,却是四把联排放置,扶手只留了最左最右的两根。
铺着二尺厚的长垫子,还有数个圆乎乎的枕头放置。
“娘娘,桌上凉,我等不如将陛下移到这长椅上来!”
长孙皇后一呆,这才发现自己坐的位置十分柔软舒适。
虽然只是普通的棉布垫子,但手感竟是意外的好,当即点头起身。
这个小细节也让她注意到了。
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流落在外,却将小日子打理的十分温馨。
一时间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真好。
此时,李盛也回到了客厅。
看了看李二的状态。
“嗯……你们家老爷体质不错,这免疫系统也挺牛的,已经开始好转了。”
“这瓶青霉素是治伤寒的特效药,都给你们了。”
“每日早晚一粒,服够一个疗程。要记得,不要看状态恢复了就节省药物,万一复发了,你们可没地重新弄一瓶去。记住了!”
……
李盛刚才去清洗。
丫鬟棉儿服侍他更衣,顺带告诉了他,那些首饰样样来历不凡,价值不菲。
“公子,这位夫人的首饰都是一等一的,王家的大夫人都没这么好的呢。”
“很贵吗?首饰我不懂。”
“真的,拿到当铺去典,能买几百亩的良田呢。”
“卧槽……好吧,我明白了。”
“公子,这位夫人似乎与你很投缘。”
李盛作为穿越者,自有穿越者的傲气,不想占路人的便宜。
于是回到客厅后,便表示,将治伤寒的一瓶青霉素都送他们。
这青霉素,也是李盛花了无数心血用土法制作,又耗费了无数只香喷喷的走地鸡……测试下来,才弄了几瓶,作为回礼应该没什么问题。
长孙皇后接过青霉素。
看着朴素的玉瓶,质地不错,但非常干净。
干干净净,凝聚着才智。
就像她这个宝贝儿子一样啊……
一时间激动起来,险些又哭了。
“多……多谢公子……”
“公子,此药能治伤寒,立竿见影,想来也是世间罕见的神药。我等回归长安之后,必定重谢公子,还请公子近日切勿四处走动,以免错过!”
杜如晦巧妙的接过话,将后续的联系,铺垫在了客套之中!
一行人在客厅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早晨。
天边刚刚有一律微红的时刻。
杜如晦站在长孙皇后面前,恭恭敬敬的一礼。
“娘娘,咱们该回宫了。”
“……走吧,殿下终究是会回宫的呀。”
一路上,长孙皇后看着手中的玉瓶,仿佛看着长大成人的儿子,久久不语。
……
次日。
李盛送走一行人。
心里不得不说也是有点开心的。
丫鬟棉儿看出,这户人家是真正的大户,实力不小。
要是对方真愿意出资源,说不定就能修建高炉和工厂,自己就可以尝试制作真正的步枪,不用拿着手里这土枪凑活了。
高炉有多重要,李盛可太清楚了。
他前些时日找铁匠定制了一把猎刀,专门给铁匠书信说明了手工打制优质钢铁的方法。
结果呢,还是花了足足半年之久,让李盛很是花了不少银两。
有了高炉,别说是步枪,至不济弄点打火机什么的出来,也不错啊。
这个时代的钢铁品质,在李盛看来完全就是渣渣,拿到废品站都只能卖半价的那种。可惜就是目前条件不够,弄不了高炉!
就看这家人,能不能给自己搞点优质铁料来了?
……
深宫之内。
烛火通明。
此时的长安已经入夜。
太医院正在赶来的路上。
长孙皇后、杜如晦两人守在李世民榻前悉心照料,与李世民说话。
“……那这少年出身哪户人家,改日定要赏赐一番……”
“陛下先不用急,咱们等太医来看过了,再议赏赐之事不急呀。”
“太医来了!”
就在众人说话间,太医步履匆匆总算是来了。
“陛下外出受伤,感染了伤寒。你现在看看,陛下的身子怎样了。”
听到杜如晦这句话。
太医整个人身子直接抖了一下,脸色立时苍白一片。
伤寒之威,医者之间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自古带走了不知多少帝王将相。
陛下居然也?
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色有些苍白,一瞬间太医更紧张了。
不过……
就在号脉之后……
太医眼中的紧张渐渐变为古怪。
“娘娘,杜大人,陛下是有些虚弱,不过……脉象平稳,伤寒迹象微弱,似有药力镇压之象。”
这个奇怪的现象让太医有些懵逼。
不过确实没有大碍了!
叮嘱众人,接下来只要调养即可。
打发太医离去之后。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
“陛下,臣妾有一事相禀……”
……
长孙皇后这么一说。
李世民当即打了个哈哈,“观音婢说的是,不过也就是这一次,一次而已啊哈哈哈!”
“陛下,臣妾的意思是……”
“哎呀观音婢,朕知道你关心朕啊。”
“可是啊,朕也是这么多年征战统一了这片江山。如今外敌窥伺,不亲眼看看,我如何放心?”
说着说着,李二也有些感慨。
毕竟自己才登基两年。
往后是开创盛世还是成为下一个隋炀帝都还不好说呢。
他接着看向枕边人。
“他日若有外出之时,朕向你保证,绝不再深入险境,可好?”
“陛下,臣妾不是说这个。你可还记得我们的麒麟儿?”
“盛儿?”
……
长孙皇后忽然说起这个。
李世民也是一怔,神情一下变得恍惚。
“盛儿……我怎么能忘了呢,这孩子出生之时,魏丞相便有谶言此子必成大器。可是……”
“这么多年了,求之不得,奈何啊!”
“陛下,盛儿找到了。”
“哦,知道了……”
李世民虚弱的点点头,但是紧接着忽然反应过来。
“等等,观音婢,你说什么???”
“盛儿找到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房玄龄,李靖,两人的反应没有出乎李二的预料。
就知道你们俩是这表情!
不过李二还是皱了皱眉,轻叹一声,“不过你们说的也对,这事的确急不得……现在各家各户都要服役从伍,虽说百姓抗击突厥民气正旺,但日子也过的不易。”
“这锻造之法虽然厉害,但工序颇多,所耗费材料种种,还要开建新的火炉,样样花费下来,银钱也不是小数目。”
“就先换个五百人的龙武营吧。”
“五百……”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同时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有些吃惊。
陛下这么想要换新兵器新甲胄……其实连他们也很想换。
那大唐的兵威定然是更上层楼,可力压突厥!
但陛下居然忍住了,才换五百人。而且龙武营眼下即将开往北境,要驻扎在前线抗击突厥的,也就是说,即便换上了新军备,陛下也是连眼瘾都过不了几回。
想想李二素来体恤民生,众人都有些感慨。
不过对军备也有了新的认识,此事果然烧钱啊。
只有杜如晦有些出神。
他隐隐记得,当日殿下似乎说了……这锻铁之法只是小术,真正的极品钢铁不仅材质比他的猎刀好得多,甚至成本也非常便宜。
……
不过这等事,杜如晦知道说出来房玄龄、李靖也不会信,再者眼下殿下还没来长安呢,也等于是空谈。
但还是有些神往……
若是殿下所说的极品锻铁法出来,那这大唐的军力岂不是要迎来一次飞跃。
……
“陛下,这位高人究竟是何方人士?如此大才,陛下何不用之,好好赏赐一番,请其入朝为官?”
“是啊陛下,这等人物若能为陛下所用,大唐发展必能一日千里。若是从了突厥之类的贼子,岂不是一场大患?”
“若是此人愿意入朝为官,老臣甘拜为师啊!”
房玄龄两眼放光。
这人简直就是堪比鬼谷,一代大贤。
不过李二听到他这话,顿时笑的乐不可支。
杜如晦也忍不住笑了出声。
“这……陛下,克明,你们为何发笑?”
“这个……玄龄老兄,不瞒你说,陛下遇到的这位高人,年纪方十六而已!”
房玄龄瞬间傻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李二简直要笑晕了。
这孩儿简直就是祥瑞中的祥瑞啊!
……
次日清晨。
上朝。
众大臣实际上都知道了三千流民不日就要来到长安的消息。
因此一个个战战兢兢。
闹饥荒,出流民,还要往长安跑。
这情况,如果换个昏君出来,那这些流民就是一群暴民乱民,分分钟全部处理。
但他们却知道李二偏偏是个爱民如子的,不但不会对流民下狠手,反而派玄甲军护送。
出了坏事,必有坏人。
陛下不怒斥乱民,那总得有人挨罚呀。
朝堂里有李二的人,有世家的人。
一时间,
心里惶惶不安者有之,痛骂李二伪君子者有之,愁眉不展哀叹者有之……
但是不一会,
李二就出现在了大殿中,并且出现了惊呆所有人……是所有人的一幕。
只见李二满面笑容。
“诸位,昨日想来都知道灾民要来长安了吧。”
“此大喜之日,诸位昨日却操劳了一天,这个……今日直接散了,大家休息一天吧!哈哈哈哈哈!”
一瞬间。
满朝百官,全员懵逼。
这一刻,无论是李二的人,还是世家的人,或者是混日子的,也有那为民着想的老实人……
脸上全部摆满了同一件东西。
?
??
???????
要不是李二声音依旧洪亮充满中气,他们简直要以为这是晋惠帝转世了!
就离谱!
整个朝堂之中,只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相视一眼。
不约而同的,露出一个隐蔽的微笑……
……
仅仅片刻之后。
李二便笑眯眯的出现在了马车里,身边是长孙皇后。
身后则是另一辆马车,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在其中。
此刻,长孙皇后正不时掀开珠帘,观看外面的景色。
而与此同时。
李盛正在家中健身,一旁两个丫鬟拿着毛巾侍立,看着李盛两眼都是星星……
虽然不当猎户了,但这身子骨李盛还是要维持的。
还没娶老婆呢,这身材可不能拉胯。
李盛的健身方式,自然以肌肉训练为主,侧重爆发力。
大唐最强的时候,一直是府兵制,家家户户的男丁都要为了保护桑梓出战。
这是为了战斗的训练!
这是唐初,突厥还在,除了突厥高句丽、大月氏、小月氏,乃至天竺……等一众蛮族都窥视着中原。
毕竟中原现在也就刚刚一统。
在过去数百年间,神州也不是没统一过。
然而呢,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朝廷,往往寿命都短暂。
要么是民生不济冒烟造反,要么干脆就是蛮族上位沐猴而冠,总之没几个治国厉害的,打起仗来没有内功,强力的军事人才要么去给蛮族打工搏出身了,要么干脆就不出现。
总之,冉闵祖逖就那么些,
在这些能强行拯救中原的大神不在的时间里,蛮族基本上,为所欲为。
这一次,李二貌似挺能打的。
但是你能打有什么用,你一个人天天御驾亲征是吧?
程咬金,什么秦叔宝李靖。
这些人的主要作战经验也就是跟中原汉人。
遇到我们马背上长大的,还不是一碰就碎。
所以都在等机会,看什么时候大唐内部出点事,立马开冲。
李盛作为穿越者,突厥这个抢劫集团什么尿性他可太清楚了。
所以这段时间主要就是爆发力训练。
当然,既然是战斗,那么训练当然也不能只是健身那样的空架子。
李盛本以为这个时代号称民风尚武,或许自己有机会学习传说中的武术,不过……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简直就是起飞了。
……
接着李盛又为众人介绍了一下其他几样。
鱼虾,都来自附近的河流。
这是北方,不流行吃水产,因为水资源比较匮乏,想吃也没条件。
但李盛表示给村民们支了个小花招,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天天吃上鱼。
“今天这条大青鱼都不是我打的,是管老周他们家买的,才五文钱一条很便宜的。不过五文也不少了,属于水产里的精品,口味绝对不差,你们一会尝尝就知……”
李盛话音未落,就发现众人再次呆呆看着自己。
这次李胜直接喷了,这一个个的确定不是人贩子?
怎么没事老盯着人看,有毛病是吧?
李二等人则是震惊。
五文钱,这不就两三块饼子的价钱吗?
在长安相吃同样大小……最少四五斤的这么一条鱼,没有二三十文,小心店家揪你去见官!
便是长安城中比较富庶的人家,一般也就每旬吃一次鱼。
可这村子……???
众人都吸了口气。
不知不觉的,居然富成这样了?!
这村民一个个的比长安百姓还富?
还有没有天理了??
太离谱了!
李盛无语了,算了,这几个山炮要发呆随他们去吧。
反正咱礼数周全,菜给你上了也陪你们聊了。
接着又讲述了一下其他的。
这次总算没有引起什么奇怪的反应。
不过说到玉米的时候。
李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皇后,除了魏征还算淡定,这四个人都是双眼齐齐一亮。
“这又是何物?”
“色泽金黄,粒粒如豆……”
“此物想必是稀有难得之物了,用做婚姻嫁娶宴席之用,定然是妙品!”
这次的反应,李盛总算能理解,因为村里的乡邻第一次看到玉米也都是这个反应。
这东西,用来做宴席真不孬!
“这是玉米,不过你们说错了,这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亩产也是千斤以上的。”
餐桌上瞬间又是一片沉默。
所有的目光中都只有一句话,
“公子,你这有亩产千斤以下的东西吗??”
“有啊,之前给老李治病用的青霉素,那个肯定没有千斤。”
“……”
“……”
“……”
懂了。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为何这个村子如此富裕了。
别说是让李盛当村长来治理,他只要存在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想不富都难!
……
这一天等了足足将近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后厨方向终于传来一阵香气。
接着,丫鬟将一个炉子提到了前厅,随后……
不知从哪里下手,在餐桌上竟然打开了一块圆形的木板,露出一个空洞来!
众人一下子都惊了,
这餐桌还能长这样?
“公子,这餐桌做成这样是为何?”李二疑惑的看着身旁的李盛。
“哦,这个是方便吃火锅,改装了一下。中间有个洞,下面才好放火炉啊。”
“放火炉?这是要在餐桌上烹制这‘火锅’不成?”
“……”
李盛无语,老李这简直是企业级理解。
“不,老李你听我说啊,首先火锅不是一种菜肴,而是一种吃法。是将一个大锅之中,放上多种香料,然后需要吃的时候才将切好的菜品放下去烹煮。随吃随煮,随煮随吃,这便是火锅!”
“哦……”
众人啧啧称奇,还有这等吃法?
就是不知口味如何……
这个疑惑在众人心头出现,
但是很快,就完全消失了。
一股诱人到极致的热辣香气,从后厨中逐渐飘了出来。
所有人都闻到了这股勾魂摄魄的气息。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这个问题倒也不是什么千古之问,但李二就是非常好奇。
长孙皇后,杜如晦,乃至一直安静侍立的李君羡也好奇的看着地上的木门。
一行人都想到了此处。
此时,跟在李盛身后的丫鬟棉儿莺儿,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微笑。
有些得意的样子。
而对于众人的反应,李盛也是见怪不怪,反正棉儿莺儿初次见到这冰窖也是惊呆了。
“公子,这冷藏库可是用于储存冰块?”
李二以为自己听岔了,
因为反过来往地窖里放冰块,怎么想都不合乎逻辑啊。
但李盛只是一笑。
“当然不是用来储存冰块,这是用冰块来保存其他东西的。”
“肉类,蔬菜,瓜果……等等。”
“至于冰块,当然是制好了再放进去!”
李盛话音一落。
杜如晦,长孙皇后,李君羡,还有李世民都呆住了。
冰块这东西……
那是老天爷冻出来的。
这种东西,也能人工制作?!
简直不可思议!
“公子,这如何可能啊?”
“这却是用什么手段做到的?”
四人都是一脸惊诧,这次连李君羡都忍不住脱口而出,“不可能,冰块是天赐之物啊!”
“有什么不可能?”
李盛淡淡道。
“用硝石之法,制冰之事,雕虫小技罢了。”
???
……
“硝石之法?”
“硝石不是炼丹的药材么?”
“用硝石,也能制冰??”
李二等人,完全惊呆了。
这真真是闻所未闻之事。
对于众人的反应,李盛也是见怪不怪。
对他来说,横竖古人不就是这样,啥事都能震惊一把。
起初他也有点烦,不过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了。
大家处的还不错,李盛也就为这几人解释了一下。
这是用一定量的硝石,
通过一套简易设备,进行化学反应。
而这个化学反应呢,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吸热反应。
因此能带走水中的热气,让水分不断降低温度,最后……直到结冰。
定期用硝石制冰,存入地窖中。
就可以维持一个低温环境,以储存肉类等容易变质的食物等等。
当然,在夏天还可以制作点心……
更是没的说。
李盛说完,发现李二等人都听得愣住了。
“化学反应是什么?”
“吸热反应又是何物?”
“居然能吸走热气?这可是仙术?”
李盛直接无语,干脆回头,“棉儿,去取几份冰淇淋来。”
“公子,这才早春时节,您说吃冰淇淋伤胃……”
“没事,偶尔一次不至于,去吧。”
“是,公子。”
棉儿走上前,蹲下开启了地上的木门。
一个有些暗的通道口被打开,下面是一条阶梯。
小丫鬟顺着阶梯而下。
同时,一道道森然白气,也从通道之中涌了出来!
寒意扑面而来。
李二等人顿时意识到,这地窖之下恐怕真的非常寒冷。
这是早春时节,冰块说罕见到也不太罕见。
但即便是这个时节,河流结冰,
可也没人听说过,有哪条河流上,能结出如此大量的森白寒气的。
很显然,这地窖内的环境,比外界寒冷的多!
众人纷纷暗自惊诧。
而不一会。
棉儿端着一个大木盘,顺着通道拾阶而上,也回到了众人面前。
“诸位客人,公子。冰淇淋,请用。”
……
大木盘上,放着七八个小瓷碗。
每个瓷碗当中,都是一颗圆形的物事,状似元宵,又有各色果子切片点缀其上,颜色各不相同。
李盛笑道,“这冰淇淋是解暑之物,夏天吃倒是无妨。不过最近冬天寒气都没过去,大家还是跟我去客厅里试吃吧。”
“好……好!”
“走!”
……
客厅里生着炉子火盆自然温暖。
因为走动了一阵,众人甚至烤的有些出汗。
此时差不多也逛了一上午了。
很快,棉儿端着木盘带着冰淇淋过来。
一一呈给几名客人。
李二等人对视一眼,开始品尝。
一口过后……
“这是何物,为何如此香甜!”
“果子切片外加……外加这似乎是牛乳之物,简直是人间珍馐啊。”
“妙极,妙极!”
这一番品尝,才不过2秒。
众人都只品尝了一口,然而整个客厅中,赞叹不绝!
这还是天寒,要是在酷暑时节,只怕更能引起惊叹。
李二等人饶是皇家尊贵之躯,见惯各类美食,仍旧是迅速吃完了小瓷碗中的冰淇淋!
……
“哈……”
李二舒服的,甚至毫无形象的呼了口气。
心里暗叹,就自己这吃相,要是被魏征看见,只怕少不得又是一顿说教了!
不过他估计,就算是魏征,只怕也顶不住这人间美味……
“此物清凉甜美,甜而不腻。公子这,这……”
杜如晦只觉得这玩意简直绝了,他出身京兆杜氏,可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冰淇淋。”
“冰淇淋实在是妙极。不过……”
“依老头子看,冰淇淋美则美矣,但那制冰之术才是真正的奇术。若是公子愿意,想来在长安立足,也非难事?”
杜如晦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位殿下。
他说的是实话,长安多王公贵戚之家,这制冰之术大热天决计是不愁销量的,只不知殿下为啥不去。
李盛淡淡一笑,却是摇了摇头。
“长安又没比这乡下繁华到哪去……再说了。这制冰之术要使用硝石,这东西开采,使用都很麻烦,何必费这个神?过些时日卖点青霉素,也足够我衣食无忧了吧。”
李盛说的是实话,之前没本钱所以没办法,但是最近试制出了青霉素,也是他从猎户退役的原因。
话是很有道理。
但杜如晦则听的脸色一僵。
制冰也好,能克风寒的灵丹也罢……这都是拿到市面上,立刻门庭若市,永远不愁销路的好东西。
这货怎么把这些说的好像大白菜一样。
不由下意识的看了李二一眼。
那眼神很明显。
陛下,无论立不立储,您能找到这位皇子……肯定是捡到宝了……
不一会。
甜点吃完。
众人聊了一阵,棉儿莺儿不知何时离开了客厅,到了后厨忙碌。
眨眼间就是午餐的时间。
大唐习俗一天两餐带夜宵,正常来说不吃午饭。
但李盛要招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怎么可能拒绝。
此时后厨传来一阵香气,李盛露出一丝笑意。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请诸位吃铁板烧!”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皇后说有祥瑞重宝献上,他还以为是说这东西很好吃,给自己尝尝。
但是现在看来,好像……皇后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此话怎讲?”
“陛下,寻常稻米,亩产几何?”
“这个……两石不到,良田最多三百斤。”
“那么稻米的价格是多少?”
“……唉,每石一两五六钱。”
这粮食价格李二都不想说话。
长孙皇后又是掩口一笑,“那便是了。每石粮食一两五六钱银,百姓暂且吃的起。”
“那臣妾且问陛下,亩产三百斤是一两五钱,若是亩产三千斤呢?”
亩产三百斤。
这是非常偶然的现象,只有最贵的那种良田才有这个产量。
其余的田地,大多都是二百斤上下。
也就意味着什么呢,一两五钱这个价格,对应的是二百斤左右的亩产。
亩产三千斤,这就是二百斤的十五倍。
产量增加十五倍?
长孙皇后话音一落。
李二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房玄龄口中的一点土豆泥差点把他这个老人家呛死。
亩产……
多少?
“皇后,你方才说什么?朕……朕没听清,许是近日欠缺休息了。”
“陛下不是没听清,是不敢信。”
“臣妾说的是,方才陛下所用之羹,材料为土豆。这土豆的亩产,是三千斤!”
……
整个甘露殿,此刻直接陷入了寂静。
诡异的寂静。
李二,房玄龄目瞪口呆的看着长孙皇后,下巴都快碰到鞋面了。
亩产三千斤。
你怎么不说三万斤呢?
这事就离谱!
打死李二,他夜不信天下又什么食物能亩产三千斤——除非是泥土,他就信!
但是此刻,长孙皇后的神情是那么的认真。
李二呆了许久,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长孙皇后不是口误,自己也没有听错。
真是三千斤!
三千斤的亩产,比寻常的粮食高出十几倍。
相应的这些粮食的价格无疑也必然降到十几分之一。
也就是……呃,一钱一两。
现在大唐的粮价,一两五钱还是天下平定之初到处都没余粮,又有天灾和囤积粮食的世家大族炒高的产物。
若是按照正常的粮价来类比,怕是一钱白银能买两石土豆,也就是两三百斤。
这???
李二直接:???
房玄龄更是当场变成木头人,整个人,整张脸表情彻底凝固,丝毫都不动一下。
不知道的可能真以为这是一座木雕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呆若木鸡的表情,直接笑出声来,“陛下怎地不说话?若是不需要此物,那臣妾就拿去做些点心赏给宫女们了。”
“……不,不,等等,刀下留……不对,快给朕看看!”
李二直接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
长孙皇后指了指阶下的箩筐。
“就在陛下面面前啊。”
“这便是臣妾要呈给陛下的祥瑞,土豆!”
李二,房玄龄立刻转头。
顾不上什么君臣礼法……直接一路狂奔到了箩筐跟前。
“此物,此物真能亩产三千斤?皇后,此事事关天下百姓生死,你可切不能欺瞒于朕呐!”
“陛下,臣妾与陛下结为夫妻,什么时候不说实话?”
“……”
李二直接哭出声了。
房玄龄也是瞬间老泪纵横。
这祥瑞……
这祥瑞……
天下百姓哭了这么久,老天终于开眼了啊!
……
一番激动。
许久许久……
李二,房玄龄两人方才平静下来。
长孙皇后也是抹了抹泪。
天下是他们召集百姓打的,自然知道神州百姓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头。
可是现在有了此物……
房玄龄吸了口气,颤声道,“此物滋味如此甜美,亩产却能达三千斤,这是天佑大唐,臣恭喜陛下!”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李盛这一世是猎户,对大唐的刀剑还是很有研究的。
不管吹的多么天花乱坠,冶金工业基础就那样,这宝刀宝剑雕花抛光再好看……
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李盛也只是实话实说。
但是杜如晦,长孙皇后则都是表情一僵。
开什么玩笑,陛下凌烟阁收藏的宝剑,你居然说不行?
这孩子什么情况哦。
凌烟阁的收藏品都不行,那天下还有什么兵器是行的?
李二也是一愣。
本以为这孩子过了不少苦日子,想着正好顺势给他个将校之位坐坐,以后可以领兵就很好。
结果这孩子直接吐槽兵器不利……
李二整个大脑都卡壳了一下,这剑不行,那玄甲军岂不就是个笑话。
“这……孩子,这剑也是名贵之物,质量岂会差?”
“再说……伐树本非宝剑职责,天下本来也无长剑可以砍树吧?”
拿剑去砍树,怕不是几下就给整卷刃了。
……
但是李盛还是摇头。
“老李,你指定被忽悠了。你要实在不信,我手中正好有一柄粗用的猎刀,是我先前定制的。”
“不如就让刀剑两把来碰一碰,试一试不就真相大白?”
李盛说着,有些同情有些好笑的看着李二。
李二心中一动。
这孩子还自己收藏了刀剑?武德丰沛,看来真是个做将领的料啊……
惊讶归惊讶,不过李二对刀剑本身的看法也就那样。
就算这孩子收藏了宝刀宝剑,对他这样的万人敌选手而言也不过是一种纪念品。
但是没过一会……
李盛打了个响指,莺儿从书房里取来了李盛的猎刀。
……
铮!
一声清鸣,李盛拔出了猎刀。
看到这刀的瞬间,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
这是唐初,不是成平日久的各种盛世。
即便文官,多少也是懂一些军事、兵器的,更何况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呢。
可问题就是。
这刀真是什么宝刀就罢了。
但在他看来在,这刀的工艺抛光等等,也就一般啊。
……
自古名刀名剑,莫不有着“剑刃清如秋水”的描述。
这就在是说工艺精湛细腻。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形状有些奇怪,呈现出类似兽腿的形状外,并无这样的感觉。
……
“老李,那咱就试试?”
李二自然也懂刀剑,不然凌烟阁这么大里边总得塞点啥吧。
李盛手中的猎刀,除了看起来很有分量,其他倒也平平无奇,李二其实也不太在乎这个。
可是紧接着,
李盛一手拿起猎刀。
一手拿起李二送的宝剑。
用猎刀,对着宝剑,直接挥了下去。
铮!
一声清脆仿佛斩金断玉的金属悲鸣。
当啷!
半截剑刃,直接掉到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李二,杜如晦,甚至长孙皇后,直接惊掉了下巴。
这猎刀简直太强悍了!
……
李二,杜如晦两人,整个顿时愣在原地。
“这……这……”
“这刀……天呐……”
……
杜如晦双眼瞳孔都缩紧了。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从凌烟阁里取出的宝剑啊。
居然就这么被一把平平无奇的猎刀。
一刀,斩为两段了?
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可思议,完全是不可思议!
……
李二直接捡起了地上的剑刃。
震惊的无以复加。
作为马上征战出身的开国天子,无论是什么名刀名剑,他都见过。
但是从来,就没有见过什么刀剑可以一击斩断另一把的。
闻所未闻!
“怎么样,老李。这下,你该信了吧?”
李盛嘿嘿一笑,对李二的神情丝毫不意外。
作为有着现代人知识技术的理工仔,即便没有高炉,只能靠铁砧铁锤。
李盛也能大致估算出,铁锤用什么方式加工,加工到什么程度,可以锻造出合格的钢材,无非是效率低一些罢了!
没错。
他这把猎刀的确加工工艺平平无奇。
但在这个时代,
这猎刀,却是唯一一块真正的钢材!
其物理强度,根本不是生铁可以比拟!
……
李二看着手中的断刃。
又看了看李盛手中的猎刀。
心中真是翻江倒海。
要是大唐的玄甲军都能用上这种钢刀,那恐怕……整个突厥数万骑兵,根本就不堪一击啊。
原来他一直没怎么重视兵器的价值。
毕竟,兵器强弱,总是需要人来配合,人来使用。
如果士卒本身训练不良,大军总体士气不高。
那就算兵器再怎么精良,又有什么用。
而现在他明白,自己搞不好是错了。
而且很可能错的不小。
要是大唐的刀剑都有这质量,突厥人等于个个赤膊上阵,再怎么惯于抢掠也要吃大亏。
李二深吸一口气。
“孩子,你这猎刀是从何处觅得?看这形制,似乎不像中原之物?”
“若是有名匠,还请务必介绍给父hu……老李,现在我正在做,呃,铁器生意,正缺少名家出手啊。”
“老李你做铁器生意?”
李盛忽然眼前一亮,这不错啊。
自己正寻思这家子人能提供点什么给自己……那些首饰虽然值钱,但青霉素的功效何等强大,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不会吝啬,多半还有谢礼。
可是没想到这么巧。
自己正寻思多搞点钢铁做些工业品呢,这老李居然就是做铁器买卖的。
不过法律十分严密,持有大量铁器好像非法啊。
……
“不错,正是如此。”
“近日突厥骑兵屡屡袭扰大唐,天下悚然不安,正是铁器生意火爆之时。”
李二淡淡笑道,望着李盛眼底深处却有精光闪动。
这孩子能结识名匠,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不过接着,李盛却是摇了摇头。
“什么名匠,你也知道我就一小猎户。奔小康不难,但要真是名匠,我哪来的钱去定制。”
“那这宝刀却是在何处觅得?……”
“你们这么喜欢这刀?……好吧,其实是我想了套锻铁的法子,然后找村东头修锄头的老王头打的。”
李二听完就傻了。
这刀……是找一个修锄头的乡下老铁匠打的???
而这锻造之法……
他忍不住和杜如晦对视一眼。
这宝刀,这锻造之法,如此神妙,如果被他得到。
那是绝对,要收录工部,严加保密的。
镇国之宝啊!
但这居然是盛儿自己想出来的!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