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篇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画凌烟”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张凡崇祯,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要说的!”“陛下……臣是冤枉的……”“来人,把温体仁打入天牢!”温体仁还一脸懵逼,就被拖到天牢里了。变化太快,他自己都反应不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天牢里待了两天,温体仁怎么也想不通杨所修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大家都是同僚,想来井水不犯河水。温体仁当然想不通,他自诩是那种在夹缝里都能生存的人,从来不得罪任何......
《精品全篇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杨所修一进宫,就紧张得腿发抖,他感觉自己仿佛今天就可能要被推到菜市口去掉脑袋了。
所以他出门前,在家里写了一封遗书,核心意思就是,告诫后人以后不要随便乱拿别人送的钱。
等到了皇帝的御书房门口,他就恭候在那里。
春天的北京城风很大,紫禁城里也有大风。
温度还很低,杨所修就等在外面,一直等啊等啊,皇帝也没有传召他进去的意思。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里,杨大人仿佛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煎熬,如果不是在皇宫里,他很可能会崩溃得哭出来。
毕竟知道自己要死了,是个人都会害怕。
直到傍晚时分,孙承宗从皇帝的御书房出来,看见杨所修还等在外面,对杨所修点了点头。
杨所修连忙对孙承宗行礼。
王承恩这才出来,把杨所修叫进去。
这一进去,杨所修就感觉呼吸一紧,喉咙仿佛都发干了。
“臣……参见陛下!”
皇帝也不说话,就拿着一份奏疏在那里看。
过了片刻,崇祯才慢悠悠道:“被自己的上级弹劾,光不光荣?”
杨所修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已经心生绝望:“臣罪该万死!”
“你确实罪该万死,不仅曹尚书让你死,毕自严也跟朕说,你当杀!”
曹思诚和毕自严表示自己很冤枉,人家只是在奏疏里所杨所修利用职权之便贪赃枉法,当搁去官职,发配为民。
可在崇祯嘴里,就变成了人家想弄死他了。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朕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去陕西走一趟,把陕西的灾情给朕缓一缓。”
杨所修心里一跳,顿时大喜:“陛下放心,臣就算是豁了这条命,也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施凤来现在在那边,但现在让朕不满意啊,你给朕想想。”
“陛下,这次山西案查抄的粮食就有五万石,可以先运输四万石过去,臣来监督这事,保证不会出任何纰漏!”
崇祯当然相信杨所修不敢再从里面拿钱,这次他是真的怕了。
给他几个胆子他都不敢拿了,至少暂时不敢拿了。
而且为了挽回自己的小命,派他去陕西是最好的。
“这不够啊,陕西那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杨所修眼珠子转了转,道:“陛下,福王、秦王、晋王、代王,都有粮食。”
他这话一出,空气凝固了一会儿,崇祯才开口道:“你是让朕找他们去借?”
“借也可以,买也可以。”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臣告退!”
过了一会儿,崇祯让王承恩把温体仁叫来。
温体仁来了,温体仁看起来一副老实相,满朝文武也都觉得他是个老实人。
只有崇祯这种穿越者,才知道,这是大明崇祯朝的第一老油条。
“臣参见陛下!”
“温爱卿,前天有人跟朕说,福王朱常洵在洛阳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这事你知道吗?”
这是个送命题。
你回答知道,皇帝会跟责问你,既然早知道,为什么不禀告朕,你身为礼部尚书,这位玩忽职守啊!
你回答不知道,皇帝会责问你,你这个礼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宗室不是归你礼部管么,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朕要你何用。
“陛下,福王欺压百姓已经很久了,并不是这些时日才发生的。”
温体仁不愧是温体仁,这问题他知道不能正面回答,所以转了个弯。
“哦,为什么没听礼部说起?”
“曾经向先帝提及,被搁置。”
你看,死掉的皇帝谁说没用的,背锅还是可以的嘛。
反正天启皇帝已经不可能从坟里爬出来了,责任都推到他头上就对了。
“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陛下可处以训诫,告诫福王切莫忘了祖训。”
“你再想想,还能做点什么?”
“还可以惩罚一下福王。”
“如何惩罚?”
“以后不得赏赐了。”
崇祯想了一会儿,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温体仁告退。
出去后的温体仁,露出笑容:小皇帝,你还是太小,以为这样可以利用我,想多了?
三天后,早朝。
崇祯依旧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杨所修连忙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奏!”
“臣要弹劾礼部尚书温体仁,他私收考生钱财,徇私舞弊!”
一边正在打瞌睡的温体仁立刻被惊醒,差点没有跳起来。
他连忙出列道:“陛下,臣冤枉。”
“陛下,这是证据。”
王承恩将杨所修手里的东西呈递上来,崇祯看了一眼,怒道:“温体仁,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臣是冤枉的……”
“来人,把温体仁打入天牢!”
温体仁还一脸懵逼,就被拖到天牢里了。
变化太快,他自己都反应不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天牢里待了两天,温体仁怎么也想不通杨所修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大家都是同僚,想来井水不犯河水。
温体仁当然想不通,他自诩是那种在夹缝里都能生存的人,从来不得罪任何一方。
怎么这次杨所修那条恶犬的獠牙就咬到自己头上来了呢!
刘宗周来看望温体仁。
温体仁顿时有些感动,还是刘宗周讲义气啊,这个时候还来看自己。
“温大人。”
“刘侍郎。”
“温大人这次做得有点过分了。”
“你也相信杨所修?”
“不相信不行,现在连礼部给事中也在弹劾你,杨所修已经奏疏陛下,要问斩你!”
“不可能,这么一点……”说完,温体仁就发现自己失言了,他吓得全身冒冷汗。
“温大人,我已经向陛下求情了,但陛下不见我。”
温体仁脸色发白,难道皇帝真的要杀了自己。
刘宗周走后,第二天,崇祯就来了。
“陛下!”温体仁匍匐在牢房里,瑟瑟发抖,脖子也是凉飕飕的。
“温大人,朕再问你一次,福王的事情,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温体仁全身一颤,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天牢里了。
温体仁是个聪明人,应该说,大明朝堂上没有笨人,大家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在万人过独木桥的科举中厮杀出来,哪一个不是人精?
深吸了一口气,温体仁这才明白,原来这是皇帝的手段啊!
皇帝这个手段实在太狠了。
你要么老老实实当朕手里的刀,要么就去死,自己选!
温体仁向来油滑,绝对不得罪任何一方,绝对不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用圣人的话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现在,皇帝摆明着就是要他选。
还想在事事玩明哲保身那一套,你就等着去死好了,朕杀一个大臣,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陛下,臣以为,福王横征暴敛,草菅人命,该死!”
崇祯故意沉默了一会儿。
为什么沉默?
人家崇祯不要脸的吗?
就算不要脸,也要装作要脸。
毕竟福王在名义上是他的叔叔。
一个臣子现在说要杀皇帝的叔叔,皇帝心中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但可不能表现出来啊!
他沉思片刻,道:“哦,有这么严重?”
温体仁差点拿脑袋撞墙,妈的,皇帝,要杀人的是你,装个屁啊,臣都看到你嘴角强忍住的笑容了!
“福王在封地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臣愿意去查访一趟,一个月之内,将证据交给陛下。”
“那就辛苦爱卿了。”
皇帝这句话一出口,温体仁心中都缓和下来。
没事了,这条命暂时保住了。
但是接下来就有人遭殃了。
谁?
福王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是万历与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
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的主角。
万历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很想把皇位传给他。
但大臣们坚持要太子朱常洛继位,也就是后来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光宗。
众所周知,东林党的大臣们赢了,万历没有抗住,福王还是去洛阳就藩。
万历疼爱这个儿子,给了他很多田地。
具体有多少呢?
三万顷。
崇祯自己的皇家田庄现在交给宋应星在打理,也才六千顷而已。
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但由于他的田庄面积太大。
整个河南已经养不起福王了。
于是史书上说“取山东、湖广田益之”。
意思是,福王还兼并了山东和荆湖一带的田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产粮的好地方。
福王并不满足,他还把江陵张居正的田产全部没收,拿到自己名下。
史书记载:“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
此外又申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从扬州到安徽一带上缴的杂税,不给朝廷,给福王送过去,还把四川一带的盐税也给了他。
不仅如此,朝廷每年还要拿一万石米给他。
总之,这个人比崇祯还富有,富得流油。
但历史上的崇祯,却并没有找福王的麻烦。
但此时的崇祯,矛头已经对准了福王。
要动宗室不是那么好动的,宗室毕竟是朱元璋的后代,皇亲。
但只要理由找的好,就能动。
几天之后,督察院把所有证据查完,为温体仁平反了。
温体仁只有一个月时间,他立刻就带着人往洛阳奔去。
没有人比他更渴望现在就让福王去死的。
福王死了,他才能活。
让温体仁去办福王的事之后,崇祯就安安心心查看关系山西案目前的进展。
最近京师里的邸报都在写八大蝗商通敌卖国的事,已经引起了百姓的关注。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这八个人的名字,现在已经被京城里所有人知道。
他们就在天牢里,和牟志夔关在一起。
这一日,新的被处死的名单送到崇祯面前。
这八个人的名字和牟志夔的名字都在其中,上面写着凌迟处死。
大明其实算是法治社会,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名字都要出现在皇帝的书桌前,由皇帝御披之后,才能杀。
朱元璋制定这个规矩是因为,他觉得天下的子民是他的子民,要杀必须他同意。
崇祯大笔一挥,这特殊的犯人处死的程序算是在皇帝这里走完了。
行刑的时间就定在明日的午时。
崇祯还特意在上面批复道:每人三千刀,少一刀执行者去死!
崇祯元年二月十三日。
皇帝一身素衣,同样是便衣锦衣卫的簇拥下,来到了菜市口附近。
此时菜市口附近已经挤满了人。
九人被绑在木桩上。
一边九个刽子手正在磨刀。
那薄如蝉翼的刀片,在阳光下流动着森冷的光泽。
那八大蝗商吓得是面色发青,哭天喊地。
来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将这九个人的下巴都拉脱臼,说话是说不出来了。
待刀磨好,一边有人准备了人参汤,行刑开始了。
刽子手的手法非常娴熟,一片片肉在飞舞,鲜血滚滚。
一边的人不停给人喂参汤。
九个人都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但周围的百姓却大声叫好。
有人大骂道:“狗汉奸!活该被千刀万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每一个人都被剐了三千刀!
已经成了一副骨架子了,只剩脑袋。
还没有死。
直到行刑者最后将刀片刺入心脏,他们才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杀人从来都不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
朕是要告诉所有人,做汉奸就是这个下场!
管家着急啊,团团转。
“大王,世子好像被锦衣卫给抓住了。”
“哼!谅他们也不敢做什么!”福王脸色阴沉,穿着蟒袍,向前面走去。
“去把府里所有人都叫出来去接旨吧。”
“是。”
不一会儿,朱常洵便率领福王府上上下下到了门口。
骆养性骑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朱由崧在一边。
他见福王出来了,立刻道:“父王,这群人杀我们的护卫,还让我们的粮食被那些刁民抢了!”
福王毕竟活了三十八岁了,虽然对当今天子不满,但还不敢在锦衣卫面前表现出来,他怒斥了自己的儿子,然后笑脸道:“天使见谅,犬子不懂事。”
骆养性面色冷清,打开圣旨,道:“福王朱常洵接旨!”
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赐良田三千亩,钦此。”
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就一句话。
但往往越简单,背后越复杂。
朱常洵微微一惊,不对啊,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怎么小皇帝还跟本王赐田了?
福王有些懵逼。
一边的朱由崧一听皇帝又给自己家里赐田了,心里别提多高兴。
骆养性道:“大王接旨吧。”
“臣接旨,谢陛下,万岁!”
朱常洵接过圣旨,道:“天使里边请。”
骆养性便跟着福王一起向王府里走去。
骆养性不由得感慨,福王果然是有钱啊,这豪华程度,都快赶上紫禁城了!
到了客堂,福王命人上了茶。
双方寒暄了一会儿。
骆养性道:“朝中最近有人乱嚼舌头,陛下让我给大王带个话,不要被影响了,陛下是绝对不会听信谗言的。”
福王大为感动,道:“替本王多谢天子。”
突然,一个侍女,托着一个木盘,急匆匆走了进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侍女居然能一路畅通无阻走进来,也没有人检查她。
她到了客堂,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她突然跪在地上,道:“请大王,不,请陛下更衣。”
福王微微一怔,正准备呵斥这个小人怎么突然闯进来了,一听这话不对头,脸立刻阴沉下来。
其他人也大惊失色,骆养性也沉声道:“你刚才叫他什么?”
那侍女认真道:“陛下!”
洛阳立刻站起来,将木盘上的纱巾拉开,里面竟然是龙袍!
这下把福王的下巴都差点惊掉下来。
一边的朱由崧也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了。
什么情况这是!
骆养性的脸也阴沉下来:“大王,您这是要登基了么?”
“天使,这是误会,来人啊!把这个贱人拖下去打死!”
“慢着!”骆养性一把将人拉过来,锦衣卫立刻将人保护起来。
“大王,谋反可是大罪啊!”
“天使,本王……”
“来人,将福王抓起来!”
这前前后后来了一百多个锦衣卫,外面的人听一声令下,立刻都拔出刀,似乎之前都商量好了。
朱常洵彻底懵圈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三天后,八百里加急的快报被送到北京。
福王谋反证据确凿,从福王府里搜出龙袍一件,铠甲十副,又从洛阳搜出五十件甲胄。
一时间,朝廷震动。
朝中要弄死福王的呼声再次到了浪尖上去了。
为什么福王一出事,大臣们就争先恐后要弄死他呢?
这事其实也有前因。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和他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的,万历对这个儿子非常喜欢,想把皇位给他。
但是这不符合嫡长子继位的传统,大臣们就不干了。
万历年间的大臣都是哪些人呢?
东林党的全部骨干都在万历朝。
于是,这件事大臣们和皇帝争了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终于妥协了。
算了,朱常洵同学,你就住洛阳吧,老爸多给你点钱,好好过下半辈子也好。
这就是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
有了这个前因,那东林党是一直很讨厌福王的,在他们眼里,郑贵妃是要破坏祖规,福王就是合谋者。
眼下,崇祯的朝堂上,一批东林党人已经回来了。
那他们当然是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扳倒福王,永绝后患。
再加上温体仁温部长在这里添油加醋,京师已经炸了锅了。
于是啊,皇帝在“被迫无奈”之下,拟了一道圣旨。
什么圣旨?
赐福王自尽,凡福王府血脉宗亲一律问斩,且没收福王府全部家产。
崇祯在“悲痛”中拟下了这道圣旨,并且发了一部慰问手谕给其他亲王,意思就是各位叔叔们,你们不要紧张啊,朕刚赐了福王三千顷良田的,朕绝对不是故意针对他,只是他家里都搜出龙袍了,朕也没有办法啊!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办得非常顺利。
福王朱常洵当然不愿意自缢,他奏疏表示自己是冤枉的,但是锦衣卫已经上门开始抄家了,户部的官员已经抵达开始清点家产了。
这一切,好像都是排练好了一样,大家按照流程来走一遍,似乎就结束了。
福王在憔悴中挣扎,不愿意死,他知道,自己不愿意死,谁也不敢动手,因为谁动了这个手,就背上了杀宗室的罪名。
反正福王府有吃的有喝的。
福王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但他太低估崇祯的节操了。
崇祯是个有节操的人吗?
没有!
几天后,东厂提督魏公公就到了。
魏公公是个有节操的人吗?
更没有!
魏公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连杀天启帝的儿子这种事他都敢干,你区区一个福王,算老几?
这一天,魏公公带着东厂的狗腿子们,慢条斯理走了进去。
福王一看是魏公公来了,立刻就开始哭诉骆养性的卑劣无耻。
魏公公听完后,也跟着福王一起骂骆养性的卑鄙无耻。
骂着骂着,魏公公突然很温和地说道:“福王,您看这根白绫,够不够弄死您的?”
福王一怔,还没有反应过来。
一群东厂的狗腿子就把白绫缠在了福王的脖子上。
福王就在魏忠贤温和的笑容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定国公连夜拿了一万两银子跑到彩票局,私底下给了曹化淳,这事才被曹化淳压了下来,没有上报上去。
曹化淳便给了那几个被打的人一点钱,回去疗伤。
定国公徐希回去之后左想右想,怎么想都不甘心。
白白出了一万一千两,这简直比从身上割肉还疼啊。
于是第二日,徐希又厚着脸皮跑到彩票局去买彩票。
这一日,崇祯一身素衣打扮,带着一帮便衣锦衣卫,从东华门冲去,直奔前面的彩票局。
彩票局也开了半个多月了。
在京城的上层圈子里已经有一点点名气。
这可是崇祯赚钱的口子,他肯定是要亲自把关的。
崇祯来的比较低调,是从后门进去的,主要是去账房里看账。
“怎么才赚了五千两?”
半个月啊!
这个结果崇祯显然有些不满意,按照他的设想,彩票一处,不要把门槛踏破,至少京城那些贵公子们应该是前赴后继才对啊!
这帮人手里闲钱多,又游手好闲,喜欢猎奇。
彩票这么具备勾引性质的东西,这帮王公大臣居然不感兴趣?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知道?
不应该啊,连客氏都进来玩了,其他大臣或者勋贵应该知道才对。
崇祯仔细看了一下玩彩票的这些人,这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赔钱。
这一赔钱,当然就有问题了。
哪有把新人一忽悠进来就让人输钱的?
总得立个赚钱的标杆吧?
崇祯站在阁楼上,看见下面有稀疏的一些人在买彩票,他刚好看见了定国公徐希。
在账目上,徐希赔的是最多的,但他是第一个复购的客户,也就是说,其他人玩了一次就不完了,他输了之后,还屁颠屁颠跑回来再买。
这在21世纪的市场营销里面,就是标准的种子用户啊,再推把劲,那就是铁杆粉丝了。
下面传来徐希痛苦的声音:“又没中!”
崇祯将曹化淳叫来,小声道:“他每一笔买多少钱?”
“定国公出手大方,每一笔都掷一百两。”
“可不可以临时操作规则?”
曹化淳微微一怔,道:“可以倒是可以。”
崇祯想了想道:“今日想办法让他赢一千两回去,明日再让他赢一千两,后日再让他赢一千两,让他多赢几次,引导他下一万两,让他赢十万两!”
曹化淳微微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怔怔道:“皇爷,咱们没那么多钱。”
“朕给你加钱,你尽管让他赢十万两!”刚从几个大臣那里坑了一笔钱,不,应该叫赚了一笔钱来的崇祯,当然是有钱的。
“是!”
“以后朕给你个指标,每三个月释放一个名额,最高不得超过十万两。”
这叫什么?
这叫标杆。
凡是你都得有个标杆,就是最高调的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热度啊!
只有保证了行业热度,大家才愿意关注,才愿意往里面投钱。
做生意,割韭菜,不能韭菜还没有长起来,就割到根子了。
韭菜得一点点割,行业热度就是肥料,肥料得隔三差五洒那么一点点,韭菜才愿意长大嘛!
总之朕给出去的钱,那都是得回来的,不仅要回来,还要回来很多。
至于为什么每三个月要有一个中大奖的名额。
自然是要让其他人都知道,买彩票是可以赚大钱的!
赚多大的钱?
十万两!
十万两是什么概念?
明朝的十万两相当于后世多少钱?
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660元,十万两相当于6600万!
别说普通人一辈子赚不到这么多钱,就算大明许多官员,一辈子也存不了那么多钱吧?
礼部侍郎这样的部院大臣,也才三十万两。
至于周国舅那种坐拥七十万两家当的大富豪则另外算,那迟早也是崇祯的一盘菜。
先把彩票局在京城推广开再说,等在京城的王公大臣们推广开了,南京还受得住?
其他地方还受得住?
每个地方开盘的时候都这么玩,迟早都是皇帝的一盘菜。
当然,这毕竟算不上利国利民的生意,崇祯也是靠彩票临时能弄一些钱来,算是积累第一笔原始国有资本。
按照崇祯这笔生意来算,每三个月,有一个大名额,最高十万,算是故意给出去的。
但这十万崇祯肯定是不会出的,得从买彩票者身上出。
想要三个月收入十万,每个月收入三万三千三百两,按照每人每个月掷一百两白银来核算。
中奖概率百分之四,如果要摊平支出的话,还需要准备一万两左右的小额赔付。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盈利平衡点在四万四千三百两。
崇祯摸了个零头,一个月盈利平衡点做四万五千两来计算。
每人每月买一百两,需要至少四百五十人参与进来。
超过四百五十人了,崇祯就开始赚钱了。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购买彩票的单价,一个是购买彩票的人数。
那接下来,曹化淳就有明确任务了。
曹化淳领了命令,便着手去办。
此时,定国公已经气急败坏,但自从知道这里隶属于宫里的,他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只是不甘心叹了口气,便要走,却被曹化淳叫住。
“我看今日定国公似乎运气不佳。”
“哼!”徐希道,“曹中官,这根本就没有得中,不玩了。”
曹化淳笑了笑道:“定国公不要急,抽奖嘛,运气很重要,要不我借给你点运气。”
“哦,你如何借我运气?”
曹化淳笑道:“我这里有一百两,当做是给定国公转运了。”
下面的人拿了一百两银钞过来。
送上门来的钱,不要白不要,正要走的定国公又扔了一百两道:“借曹中官的运气,若是这次中了奖,本公给你分一半!”
他又抽了一次。
结果中了,而且还是天牌!
十倍!
一千两!
曹化淳在一边故作惊讶道:“哎呀,居然中了天牌,恭喜恭喜。”
他立刻吩咐下面的人把一千两银钞送过来。
输懵逼的定国公还有些发呆,当一千两银钞到面前来的时候,才醒过来。
“我还要买!”
这下徐希兴奋起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