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大明锦绣》,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锦绣》,现已完本,主角是朱允熥朱元璋,由作者“岁月神偷”书写完成,文章简述:流民乞丐,你咋只救了那俩人?”这话是随口一问,但是朱允熥却面色郑重起来。“一老一少为祖孙,是爷爷带着一个孙女!”朱允熥小声道,“他们无依无靠的,孙儿...."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叹息一声,”好孩子!“祖孙,孤苦无依的祖孙,朱元璋心中有所感悟,看着朱允熥的神色更加疼爱几分。”再说,那么多流民乞丐孙儿也救不过来!“朱允熥一......
《精品推荐大明锦绣》精彩片段
”你吞吞吐吐地干啥,咱爷孙俩有啥不能说,直说!”朱元璋说道。
“大明年年都有地方闹灾,江南在这边还好,北方山陕边地,黄河边上的中原等地,还包括淮西等地,隔三差五不是闹旱,就是洪水!”
朱允熥缓缓开口道,“当地的官府本就不富裕,连年拿出粮食救济百姓,也是一种负担。而且...."说着,看看朱元璋的脸色,”而且,那些地方官也未必是尽心救济!“
”呵,甚至有的干脆把朝廷的赈灾银子粮食装进了自家的口袋,是吧?“朱元璋冷笑。
朱允熥沉默一下,算是赞同。
”所以,孙儿想,为什么有灾难的时候,朝廷不把这些灾民组织起来,以工代赈呢?“
朱元璋皱眉琢磨,”这倒是个好法子!可是就怕地方官打着以工代赈的主意,给百姓增加徭役!“
这老爷子!
朱允熥心里发笑,原来是怕地方官滥用民力。
大明的百姓除了交税之外,每年还有徭役等。比方说修筑城墙,疏通水路,铺设官路等等。
有的百姓为了避免徭役,就会给官府交钱交粮,所以这也是地方上,那些官吏们发财的手段之一。
现在是朱元璋当皇帝,他两只眼睛盯着,地方官自然不敢胡来。可是明朝后期,因为百姓负担过重,也成了大明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孙儿说的以工代赈,和以往不同!“朱允熥继续开口,”比如说黄河,孙儿翻阅宫中的档案,发现从洪武二十年开始,三次治理黄河总共花费了白银一百二十余万两,动用民夫三十多万!“
”孙儿以为,若是用灾民取代民夫,朝廷不但可以赈济灾民,还能省下许多不必要的开支!“
”以今年春天淮西发水为例,就是因为淮河没有疏通河道导致的。洪水这东西,堵不如疏,疏是一个细致漫长的过程。“朱允熥边想边道,“既然有了受灾的灾民,就是现成的劳力,朝廷与其不停的赈济,不如组织起来。”
“他们干活也是为了自己干,疏通好了河道,以后水患也少了!水患少,百姓的日子就好。所以孙儿觉得,以工代赈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听着朱允熥侃侃而谈,朱元璋不住点头。
原本因为生气而皱起的眉头也慢慢散开了,脸上甚至浮现出笑意。
他最满意这个孙子的地方,就是这个孩子独到的眼光,和敢于做事的勇气。
那么多皇子皇孙,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翻阅宫中的档案,知道治理黄河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人。
那么多皇子皇孙,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在这个岁数当着自己的面,说出心里的看法。
等朱允熥说完,朱元璋沉思一下,慢慢开口,“熥儿,咱听说你心善,救了一老一少两个流民乞丐?”
“是!”朱允熥知道自己的举动,肯定有人告诉朱元璋,当下开口说道,“孙儿让楚国公家的廖镛带回家里安置,想他楚国公的府里,应该不多两张嘴!”
朱元璋笑了笑,“那么多流民乞丐,你咋只救了那俩人?”
这话是随口一问,但是朱允熥却面色郑重起来。
“一老一少为祖孙,是爷爷带着一个孙女!”朱允熥小声道,“他们无依无靠的,孙儿...."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叹息一声,”好孩子!“
祖孙,孤苦无依的祖孙,朱元璋心中有所感悟,看着朱允熥的神色更加疼爱几分。
”再说,那么多流民乞丐孙儿也救不过来!“朱允熥一笑,自信的抬头,”救一人是小,救万人是大,孙儿要做能救天下苍生的,万人敌!“
”说的好!“朱元璋一拍大腿,”这才是咱朱家男儿,该干地事!“
天边泛起鱼肚儿,一丝光亮从云中探出头,悄悄落在宫殿的红墙金瓦上。
寝宫中的檀香还在徐徐燃烧,伴随着若有若无的风,香气四散飘零。
兴许是困了,疲惫了,朱允熥就那样随意的趴在朱元璋的病床前睡了,睡梦中似乎梦到了什么,时而面带微笑时而眉头轻皱。
他睡着了,朱元璋却缓缓张开眼。
老人的觉总是很少,也总是很轻,朱元璋睁开眼睛,心口那堵着的气已经顺畅,可还是有些头昏脑胀。
刚想动,发现自己的手正被朱允熥轻轻的握着。
睡梦中的朱允熥正梦到了前世的父母亲人,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喃喃自语,“爸爸,妈妈.......”随后,声音忽然变大,“爷爷,奶奶!”
刹那间,朱元璋想抽出来的手,定住了。
他没听清爸妈两字,爷爷奶奶却听得清清楚楚,顿时他的心中满酸楚。
这个守在他床前一夜的嫡孙,自小没了祖母,没了娘,后来又没了爹,现在只剩下自己这个祖父。
在这诺大的宫城之中,这孩子可以说是无依无靠,说不上受了多少委屈。
听着朱允熥悠长的呼吸,朱元璋的心中顿时满是往事。
老闺女,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当年第一个嫡孙出生时,自己和马皇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后来孙子的身子不好,马皇后和儿媳妇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后来,为了能再给朱家诞下一个嫡孙,常氏拼了性命不要,艰难的生下朱允熥。从这孩子生下来,马皇后就不许宫人照看,而是养在皇后宫中,亲自照看。
谁知几年之后,常氏,马皇后也都撒手人寰。
从那以后,这孩子就被抱到后娘身边。
“命苦的孩子!”朱元璋嘴里发出一声叹息。
叹息过后,是满脸的杀气。
他虽然病了,可是心里比任何时候的清醒。
就在他被痰堵住心窍,喘不上气的最关键时刻,他清晰的感到了死亡的威胁。他老了,年轻时就算是面对敌人的长枪铁斧眉头都没皱一下,也根本没时间去考虑生死。
可是这次的急病,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衰老,还有生命的脆弱。
如果不是朱允熥当机立断,帮他吸出了痰,可能他就真的憋死了。
死,他并不怕。
他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他知道人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
让他心中最愤怒的是,在他危险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暗中算计他。
吕氏,那个刻薄的,一直以来装得贤惠的儿媳妇。
“她竟然敢阻止咱说话?”
她为什么要阻止,朱元璋一清二楚。
就在朱元璋感到生命危及的时候,他拉着朱允熥的手想说,吴王可为大明储君,那吕氏竟然打断了他。
还有那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也看在眼里,伤在心里。
他们都以为,自己肯定活不过去了。
但同时,他心里因为朱允熥,也有了深深的温暖。
在他的病床前,朱允熥没有苦苦追问自己要说什么,也没有和庶母庶兄去争什么。从头到尾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病,他的心思都在自己这个老头身上。
储君之位已经有了人选,之所以在度过危急关头关头之后,改口让朱允熥监国,是为了要保护他。毕竟,现在自己还病着。
等病好了,要在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同时昭告天下人。届时,大明储君的位置才牢固。
同时,朱元璋的心中又生出些无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