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一点文学 > 现代都市 >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阅读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阅读

舒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古代言情,作者“舒甯”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舒蕙建安,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对她而言,养活妈妈和妹妹不算难事。可是丑话得说在前头,她不能阻止妹妹发达不是?谁要是想跟着周建安和老三后妈,她绝不阻拦。俩人同时点头,楚湘坚定道:“再苦再穷我都要跟妈在一起,跟姐姐在一起。”楚榆拍拍她们的肩膀,又往前走了几步,在河边遇见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这小孩满脸横肉,腰比水桶粗,一脸霸道样,一看就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

主角:舒蕙建安   更新:2024-05-08 2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古代言情,作者“舒甯”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舒蕙建安,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对她而言,养活妈妈和妹妹不算难事。可是丑话得说在前头,她不能阻止妹妹发达不是?谁要是想跟着周建安和老三后妈,她绝不阻拦。俩人同时点头,楚湘坚定道:“再苦再穷我都要跟妈在一起,跟姐姐在一起。”楚榆拍拍她们的肩膀,又往前走了几步,在河边遇见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这小孩满脸横肉,腰比水桶粗,一脸霸道样,一看就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楚榆妈妈刚离婚时也很迷茫,可是女人为母则强,为了女儿,妈妈很快振作了起来,楚榆相信舒蕙也会振作。

听着女儿坚定暖心的话语,舒蕙忽然觉得前路未卜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至少她还有贴心的女儿啊。

只是结婚十九年,娘家早已不是她的家,如今婆家也不是她的家了,她还能去哪里呢?

舒蕙满心迷茫地收拾包裹,她的钱都攒起来寄给周建安了,只有几件寒酸的粗布衣裳,首饰都没有一件。

楚榆没想到她把日子过成这样,女人为了男人付出自己的一切,熬坏了眼睛,熬坏了脸,熬成了人见人烦的黄脸婆。

当她再没什么可付出的东西时,也是男人要抛弃她的时候了。

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我,希望舒蕙能明白这一点。

周家人还没回来,楚榆嫌屋里闷,就去门外走了一圈,走到门口小树林,迎面跑来两个女孩。

“大姐,妈怎么样了?”这是老二楚湘,今年十六岁,比楚榆矮半个头。

“大姐,我妈呢?”这是老三楚楚,今年十三,因为营养不良的关系,个头小小的,像个瘦巴巴的小男孩。

她们是原主的妹妹。

印象中这家里是有阶级的。

处于统治阶级的是蒋美凤、周建安和周慧兰。

他们奴役着舒蕙和楚榆姐妹三人,对她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动辄呼来唤去,就连最小的周楚飞都不把姐姐放在眼里。

姐妹三人处境相同,关系比寻常姐妹更为亲近。

“爸要离婚,我已经让妈收拾行李了,不过有件事我要跟你们说一声。”

“什么事?”两个妹妹一起问。

楚榆视线扫过她们,缓声道:“这次离婚,爸妈要分孩子,想挑两个孩子出来留在爸身边。你们也知道,爸如今是大学生了,攀上了京城的高枝,今非昔比了。”

楚湘蹙眉道:

“大姐,你说什么呢?爸忘恩负义,对不起妈!他再有钱我也不跟他!”

“我也不跟!我要跟妈,跟姐姐们在一起!”楚楚抱住楚榆的腰不放。

楚榆挑眉道:“不出意外,爸以后会高升会有很多钱,跟了有钱有势的爸,以后你们读书、工作、嫁人都有好处,反之,跟了一无所有的妈,一辈子都会受到连累。这不是一件小事,你们自己考虑好。”

楚湘满脸厌恶,“谁要跟他?宁要讨饭妈,不要做官爸,我要跟妈!”

楚楚不像二姐会说这么有哲理的话,只能抱住大姐的细腰不放。

楚榆能看出来这两人是真的看不惯亲爸所作所为,算是有良心的,舒蕙也没白疼她们一场。

“你们想清楚了,跟着妈,前途未卜,可能穷到饭都吃不上,你们真的愿意跟妈一起过这种苦日子?”

当然,她是不会让妹妹们过苦日子的。前世她的外贸公司经营的不错,音乐版权公司也算业界顶尖,三十岁不到就手握不菲身家退休了,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至于回到遍地黄金的八十年代,却连饭都吃不饱。

对她而言,养活妈妈和妹妹不算难事。

可是丑话得说在前头,她不能阻止妹妹发达不是?

谁要是想跟着周建安和老三后妈,她绝不阻拦。

俩人同时点头,楚湘坚定道:“再苦再穷我都要跟妈在一起,跟姐姐在一起。”

楚榆拍拍她们的肩膀,又往前走了几步,在河边遇见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这小孩满脸横肉,腰比水桶粗,一脸霸道样,一看就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

“楚飞。”楚榆试探性唤了一声。

这就是原主最小的弟弟,周家唯一的男孩周楚飞。

周楚飞今年十二岁,是周家人捧在掌心的金疙瘩,蒋美凤这个奶奶不疼三个孙女,却很疼爱这个大孙子,周楚飞从小被偏爱到大,也算被养歪了。

平日顽劣不堪,不是烧人家狗尾巴,就是把炮仗扔进猪圈,经常被人揪着耳朵找上门。

周楚飞看到楚榆,也没太搭理,拿着碎瓦片打水漂。

“找我干嘛?”

原主很疼爱这个弟弟,可惜周楚飞对原主一直没好态度,在蒋美凤的撺掇下,周楚飞十分瞧不起舒蕙和原主。

毕竟刚穿越来,楚榆对周楚飞这个便宜弟弟没有太多感情,哪怕对方一脸不耐,楚榆也没有太过生气。

楚榆缓缓开口:“楚飞,爸妈要离婚了……”

她把对楚湘和楚云说的话复述了一次,周楚飞没想到爸妈真要离婚了。

不过大姑说得对,妈穿的破破烂烂,脸也皱巴巴,一点都不漂亮,真的配不上大学生的爸。而戴阿姨温柔贤惠,一身书卷气,跟爸站在一起很登对,戴阿姨的女儿许依依也温柔可爱,跟农村女孩子就是不一样。

她们都把他当亲人看待,还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自己跟了爸,就能去北京读书,住楼房,坐小汽车,跟他姐姐就不是一路人了。

一想到能去大城市生活,不用在农村受苦,周楚飞得意扬起下巴。

“我当然跟爸了!”

“哦?”楚榆眯着眼。

“阿奶说爸是咱们村唯一的大学生!很了不起!咱妈却连小学都没读完,一点文化没有,长得还不好看。是人都知道怎么选!”

都说子不嫌母丑,周楚飞可是用实际行动告诉楚榆这句话是错的。

她不生气,楚湘却气得不轻,“有后妈就有后爸,你真以为后妈会对你好?那坏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胡说!你们什么都不懂,我有眼可以看,戴阿姨说话很温柔,对我可好了!她前天给我买衣服,昨天给我买糖,今天还说要带我去京市过好日子!她比妈对我好多了!妈每次不是训我就是打我,对我一点都不好。”周楚飞气势汹汹道。

楚楚都看不下去了。

“妈难道白养你了吗?你这样太伤妈的心了。”

周楚飞并不在乎,他妈就是个唯唯诺诺的乡下女人,只会讨好他,就算他跟了爸,妈也放不下他。

“我奶说我是周家的金疙瘩,我就要跟着爸,等我飞黄腾达了,你们来求我我都不睬你们!”周楚飞哼道。


四块钱听着少,可架不住购买力高啊。

八十年代初,人们还没体会到什么是通货膨胀。

大米一毛五,猪肉要票才一块一斤,县城职工工资才二十,去大城市打工,一天赚一块,结婚随份子也就两块三块,能随五块十块的都是大钱了。

所以说,四块钱可一点都不少,算是开了个好头。

楚榆心情雀跃,骑车在县城转了一圈,改革开放的风虽然吹到了县城,可人们的观念还没扭正,很多人视个体户为猛虎,谁家要是干个体了,甭问赚多少钱,都是鄙视链的底层,说出去叫人看不起。

不过观念都是会变的,再过几年,进入九十年代,人人都知道个体户能赚大钱,辞掉工作,下海经商成为时代潮流,到那时候,再也没人会看不上个体户。

街上零星有几家铺子,多是小吃铺,卖的是包子、饺子、面条,拐了两条街看到一家服装店,以卖草帽、凉鞋、衬衫为主,款式老旧,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陈货,种类也少,不成气候。

倒是农贸市场有不少推车卖菜的摊贩,挨挨挤挤,但卖的都是青菜、占瓜、茄子之类的,品相不算好,个头也不一样大,一看就是自家种没吃完的。

转了一圈,楚榆心里也就有数了。

路过一家生肉铺,门口摆着的小黑板上写着,猪肉不要票售价一块二,她这四块钱有点捉襟见肘,楚榆到底没舍得,最后只要了点猪下水,猪下水才两毛多钱一斤,又不要票,吃不起猪肉,吃猪下水打牙祭也是不错的。

二舅家的窝窝头她实在吃不习惯,又买了两斤面和两斤米。

大米要票是一毛五,面粉一毛一,楚榆没有票就贵些,连两斤多猪下水,拢共花了一块钱。

夏日午后,阳光炙烈,村里很是安静,只有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

楚榆一路都没遇到几个村民,等她把车停在二舅家门口时,二舅和二舅妈推门出来。

俩人午睡刚醒,农村人起得早,干农活也累得慌,中午日头晒人就得睡一觉,等日头过去凉快一些,再下地干活。

舒爱国看到外甥女也就放心了,“你二舅妈刚才还在念叨你,怕你在路上出事,没法跟你妈交代。”

二舅妈邓芳萍笑笑,“你第一次做买卖,我这心里总是不放心。”

做舅舅舅妈的能到这份上,也就够了,楚榆擦了把汗,把挂在大杠上的东西拿下来,才笑道:

“让舅舅舅妈挂心了,我买了点猪下水和米面,咱们晚上改善一下伙食。”

舒二舅妈一愣,显然没想到外甥女这么会做人。

家里有半年没吃过米面了,以前在生产队时,大队里分了粮食,舒二舅第一时间就把米面拿去换了粗粮,换粗粮才能撑到下一年。

现在自己承包了地,干活比从前更卖力,可惜这两年年景不好,庄稼没啥收成,过的还是一贯的苦日子。

原想着外甥女来了,家里粮食不够吃,少不了要饿肚子的,正愁的不知如何是好,楚榆就买了这么多吃的贴补家用,直接叫他们从窝窝头升级成大米白面了!

舒二舅妈喜出望外,“楚榆,你这是……赚到钱了?”

舒二舅也不敢相信,“真有人收那夜明砂?”

“有的,二舅,听人说市里收购价格更高,我打算一会就去铲夜明砂,趁日头好晒干了明天去市里卖,顺便再去看看我妈和楚楚。”楚榆说道。

舒爱国很高兴,外甥女知道赚钱,做事也比从前靠谱,小小年纪就能把这家撑起来,叫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连带着也就没那么担心,舒蕙离婚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了。

舒二舅妈打了盆井水过来,“热坏了吧?快洗洗!我还说你今天肯定卖不出去,就不用帮你铲夜明砂了,谁知楚湘说,卖不卖出去都先备着点,也不费事。这不,她带着芸芸和小江去山上铲夜明砂了,早上就铲了四麻袋,估摸着下午只多不少。”

冰凉的井水镇得楚榆通体舒畅,她头一次感受到有弟弟妹妹的好处。

舒二舅妈把大肠拿去洗了,农村人舍不得用面粉洗猪大肠,用的都是草木灰。

等二舅妈把大肠处理干净后,楚榆撸起袖子去了厨房,干煸肥肠并不难炒,难的是没有调味料。

厨房只有半瓶白酒,一小瓶油,一包盐,墙壁上挂着干大蒜和干辣椒,还有叫不出名的干叶子。

也难怪这时候乡下人食材单一,其实乡下物产丰富,吃的一点不少,水里游的,田里种的,天上飞的都能吃,问题是山关村的地理位置不南不北,能吃的食物都不大适合清蒸。

好比水里的鱼,山关村和周家村的鱼都带草腥味,祖祖辈辈试验过多次,那些个草鱼蒸出来一股子怪味,适合清蒸的鲈鱼和鳜鱼并不常见,就算有,以这两种鱼的价格,吃不起饭的乡下人也不会买来吃。

没有调味料,又舍不得放油盐酱醋,尤其舍不得放油,这菜能好吃才怪。

放了葱和生姜同猪大肠一起煮,没有大料和料酒,就用二舅过年都没舍得喝的散装白酒。

“舅妈,香叶桂皮八角花椒这些没有吗?”

邓芳萍心痛得像死了周建安似的,盯着那少了一厘米酒的酒瓶子,打起精神道:

“没有,”邓芳萍取下墙上的叶子,“咱们山关村村民都用这个调味,不知道学名是什么,但能去腥提味。”

楚榆抓了一把放进去,煮了一个多小时,切段入油锅干炒。

倒油时,锅中滋啦一声,邓芳萍差点心脏病复发,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她自由发挥了。

再发挥下去,钱没赚到,家底先给糟蹋没了!

楚榆笑笑,记忆中小江跟人下河洗澡,摸了两条鱼上来,回家被二舅妈好一顿说,摸这玩意回来,鱼刺多处理麻烦,还得费油去炸,鱼不要钱,可油金贵,吃不起饭的人哪舍得吃油,大舅妈心疼油属实是正常的。

小江和楚楚几人在山上边馋夜明砂边玩,走到家门口,远远闻见一股子奇异的香味。

“大舅家又吃肉了!”小江丧气地说。

芸芸鼻子尖,“我怎么闻着像咱家厨房冒出来的?”

小江撒腿往家跑。

楚湘看见自行车就知道她姐回来了,娘和楚楚都不在,白天就她一个人寄住在舅舅家,心里多少不踏实,看到姐姐就高兴了。

“姐。”

“回来了?洗手吃饭。”

楚榆把他们铲回来的五麻袋夜明砂摊开晾晒,乡下人一天吃两顿饭,这会子也才四点多,日头高高的,晒到明早就能干了。

楚湘瞥见桌上的干煸肥肠和白米饭,眼都亮了,舅舅家的饭菜实在没啥油水,她顿顿吃不饱,大肠不如猪肉好吃,却到底有点油水,再说这干煸肥肠炒的油花花的,一看就很入味,拌着白米饭贼拉香。

楚湘去拿碗筷盛饭,芸芸带小江去洗手,一家人到底吃了顿饱饭。

隔壁舒大舅一家也闻到了香味。

舒建党放下筷子,蹙眉道:“我怎么闻到猪大肠的味道?该不会是老二家吃的吧?”

“穷成那样,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养舒蕙母女四人,你以为他还有钱吃猪大肠?”舒大嫂满脸鄙夷。


“二舅,这能行吗?”

“这有啥?交公粮时两三千斤都拉过,牛拉不动,二舅就在后头推,肯定帮你把夜明砂拉到德阳!”

一千五百斤夜明砂,就算克扣她一两百斤,也有四十块钱的利润,果然,这年头运输工具决定收入高低,自行车不如牛车、牛车不如货车、货车不如火车,家里要是有牛车,楚榆也不用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德阳送货了。

一行人到中药收购站时才早上七点。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就算小汪对她有意见,可她行得正坐得端,又没得罪过谁,卖夜明砂是跟政府中药站做生意,又不是赚他小汪家的钱!

总不能因为小汪这么个不相干的人,就让她放弃大好的赚钱机会吧!

该卖还是得卖,至于中药收购站克不克扣她,就全凭良心了。

让楚榆意外的是,今天小汪并不在,他那两个同事见楚榆照常过来,神色微妙,心里更笃定这女人不简单。寻常乡下女人,得罪了中药站的过秤员,多少都会战战兢兢,怕下次来被人刁难,要么直接被吓得不敢来,楚榆倒好,大模大样走进来,仿佛那天的事没有发生过。

这气魄这胆量,说不定真能撺掇男人去站长那告状去了,一时间都战战兢兢的。

“总共一千五百零三斤。”俩人表情尴尬。

楚榆神色更为微妙,一千五百零三斤?麻袋没有重量?水分的重量不去掉?不照常克扣点做好处费?

陡然连三斤都算上,让她这看人脸色吃饭的平头老百姓,受宠若惊啊!

“帮我开单吧!”

俩人火速开单,那架势简直跟送瘟神似的。

楚榆走出收购站大门时,都还有些回不过神,今天这钱未免太好赚了点,没有任何波折,就把四十五块钱赚到手了,容易到让她觉得不真实。

去医院的路上路上,楚榆给邓芳萍介绍德阳的情况。

邓芳萍四年前来过德阳一次,是为了帮大队买种子,四年前德阳市区根本没人摆摊,也没有任何铺子,只有几家国营商店。

没想到短短四年时间,德阳整个大变样,街上随处可见摆摊卖菜的小商贩,早点店、炒菜店、杂货店、五金店什么都有,且家家都不愁客源,这一点从老板的脸色就能看出来。

生意好,老板心情好,干什么都笑嘻嘻的,哪怕是卖红薯的阿伯,精神状态都跟地里刨食的乡下人不一样,一种叫“希望”的东西出现在了他们的脸上。

邓芳萍大受触动,她感受到了时代在向前流动,而她作为这长河中不起眼的砂砾,想要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就得像楚榆说的那样,干个体户赚钱!

丢人怎么了?能赚钱就行!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人穷就叫人瞧不起,靠种地什么时候才能发家致富?舒爱国养鹌鹑,她卖肉夹馍,夫妻俩劲往一处使,迟早能盖上气派的大瓦房,叫舒建党夫妻俩再也不敢瞧不起他们!

“咱就搞个这样的小推车,随时推着走,走到哪卖到哪,早上在制药厂,中午去医院,晚上德中放学,咱就去学校门口卖。”邓芳萍描绘着梦想中的蓝图。

舒爱国听了一耳朵,这才知道外甥女和老婆谋划着卖肉夹馍,就算他这个一家之主没啥家庭地位,可这事怎么着也该告诉他一声吧?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